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吃早餐时都会用喜马拉雅听一段有声书,目前听的的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已剩下最后三章。
一边在舒缓的配乐声中听着那温柔的女声声情并茂的朗读,一边一口口吃下早上熬好的粥,心中很是恬淡。这种感觉,恍惚中让我回到了小时候。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电视机,家里有台老式的大收音机,双喇叭,木质音箱,声音特别响,听收音机是件很享受的事情。
每天可以听歌,听天气预报,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里面的故事。但最爱的,还是评书。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这边也说讲古,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你在影视剧里应该看到过,通常是一个人拿把扇子或者醒木,站立演说。
每次到点打开收音机,就听到说书人讲:上回书讲到或者书接上回......,分开演绎线索时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结束时则说:预知后事如何,咱们下回接着说,吊足听书人的胃口。
在我还没入学的时候,就受爷爷和爸爸的影响,深深的迷上了评书,最常听的是刘兰芳和单田芳说书。
刘兰芳老师的《黑虎传》是我听过的第一部评书,呼延庆儿时如何机敏的进京哭坟,如何与老庞文机智周旋,又如何后到北国借兵,为呼延家报仇伸冤,这些情节都清晰的刻在了我脑子里。
刘老师的声音特别干净洪亮,吐字清晰,讲起话来有种铿锵起伏的韵律感,听起来很舒服。后来又听她讲的《杨家将》,被杨家人面对国家危机时,虽然含冤受屈,但依然忠烈报国的精神震撼。
除了刘兰芳,听的最多的还是单田芳,他演说的《水浒传》《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童林传》、《白眉大侠》、《三侠五义》、《薛家将》等等等等,我都听过很多遍,常常沉浸在故事中不能自拔。
单老师的嗓音有些沙哑,但又很厚重,同样让人着迷。每次我都跟着他的故事一会紧张,一会轻松,一会大笑,一会又悲痛难忍。
评书基本上是定点播放,有很多电台是在早上7-8点之间,中午12:1:30之间播放,每段播半个小时。
我常常是在吃早饭的时候听一段,中午听两段(不同台的)。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赶紧守到收音机旁等着,吃饭的时候也舍不得走开,抱着碗和爷爷边听边吃,一定要听完才恋恋不舍的去上学。
而放假帮家里做农活时,评书也是很好的陪伴工具,只需要放开声音,用耳朵听就好了,丝毫不会影响到手里的活计。
后来家里有了电视,在央视看到了单田芳老师的评书节目,感觉总是怪怪的,看的有些乏味。总觉得评书和相声一样,本就是耳朵的盛宴,只适合听,不适合看。
因为这些评书主要内容就是讲述大英雄如何如何厉害,如何练就一身好本领,打败天下无敌手,成为盖世好汉;他们又如何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如何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如此等等。以至于我当时幼小的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大侠,手舞长剑,替天行道。也因此那时特别偏爱古装武侠剧,对于现代都市剧中的各种家庭闹剧和情情爱爱没有一点兴趣,香港的警匪片也不入我眼。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个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单调的农村,评书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慰藉,陪伴着我度过了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
直到初二那年爷爷去世,我亲眼看着入殓的人把陪伴爷爷很久的收音机也放入了棺椁,大概是希望爷爷到另外一个世界还能听到喜爱的评书吧。自那以后,不知是什么原因,我慢慢很少再听评书了。
但那些听书的时光,却是永远的留在了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