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不公平?
弱肉强食?
尔虞我诈?
没有人情味?
还是好人多?
你希望自己在一个什么的社会?
大家很友爱?
都会互相帮助?
都会善良过一生?
其实,这个社会就是大染缸,当你走出象牙塔,你就要面临在大染缸里泡着。
社会,即是由人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
社会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人群,能够长久维持的、彼此不能够离开的相依为命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结构。
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价值观。
人是环境的产物。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出淤泥而不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短短几句话就充斥着人们选择的多样性。
这个社会会教你很多东西,而你会变成什么人,也是一种选择。
你选择平平淡淡过一生,你就会过上平淡无奇的人生。
你选择拼搏奋斗过一生,你就会过上圣斗士般的人生。
你选择随波逐流过一生,你就会过上随大流似的人生。
你选择善良向上过一生,你就会过上向善向上的人生。
都是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要你觉得这是对的,这就是对的。
但如果你可以选择善良的时候,请你义不容辞。
小颖礼貌的对在公司遇到的人给予友善的微笑。入职的新人总会带着几分谦卑与纯粹,她同样对这份来之不易的编辑工作格外喜爱又分外珍惜。所以她总会忘记下班的时间,就这样顺理成章的,该上班每一天,她总不知不觉地的多上了一个小时的班。她甚至想着:自己拿着3000多块钱的工资在这里终老也无怨无悔了。
到了自己的座位,她先是礼貌的与座位傍边的李大姐问好,可她并没有想到,李大姐回应她的是一个僵硬的微笑,之后便默不作声了。她已经50岁了,用小颖的话说她就是打算留在公司终老的人。
小颖并没有在意,而是一边整理着材料一边等待着老板的早会。终于,老板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份稿件。小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她昨天写的。是一位农村的中年妇女面在车站丢了钱包,又捡到另一个农村男人的钱包的故事。稿件里面层层叠叠的圈圈点点让人不堪入目。小颖生出了不祥的预感,但她真的想不出自己稿件的情节在哪里出了差错。
事实证明小颖的预感是对的,老板径直走到她面前,对她说:小颖!你知道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是真实性,情节的可信度!妇女丢了钱包又捡到钱包!最后还把钱包还给了中年男子!你这是要塑造一个阴差阳错的中年男子与中年妇女的爱情故事吗?要是实在写不出来你就加班啊,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傍边的李姐与小颖的组长老李若无其事的相视一笑,但是没有人为她说一句:其实她每天都会加班。
老板走后,小颖还是拿着那被画成像是小学生涂鸦作品的稿件,去请教身旁的李姐,李姐冷冷地说:我不懂,你去问问组长吧。
不知为何,小颖此时在心中生出了一丝悲凉。
似乎每一个职场老手都要用倚老卖老的姿态,去教会年轻人怎么做好他的工作。自以为这样可以里彰显他的存在感,或者因为曾经被更老的职场老手“教育”过,顺其自然又逆来顺受的接受长辈的冷眼,并把他施加给下一辈,因为这样,他的心里才能感到平衡与舒适。
小颖无奈的又拿着稿件走到组长老李面前,老李缓慢的接过稿件,语重心长的对小颖说:晚上我请你吃个饭,把你的问题解决好吗?今天有今天的任务,你先回去干好今天的事情。
小颖回到座位,小心翼翼的完成了今天的任务。
晚上下班时,她没有再加班,并习惯的倒掉垃圾桶的垃圾,此时她才发现,垃圾桶已经满了。而昨天,她忘了倒垃圾,同样也忘了帮李大姐把倒掉垃圾。因为之前最后一个下班,帮大姐把垃圾倒掉也是举手之劳,顺手而已。
小颖以为组长会和她去食堂一起吃饭然后聊聊工作,没想到组长选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饭馆,她没想太多,但又隐约感到不安。
到了座位上,小颖把稿件拿出来,希望得到组长的指点。组长接过稿件,漫不经心的浏览着。然后说:人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善良,读者也不会对你所说的那种人性的美保持耐心,读者要的是冲突,是对抗与矛盾的交织懂吗?小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上了菜,老李又谈了单位的情况,谈了工作的不易,谈了自己家庭的不幸福。说对小颖一见如故。这接下来要发生事情,小颖已经对最坏的结果有了心里准备。
等到上齐了菜,老李先喝了两杯啤酒,开始情不自禁的拉住小颖的手。小颖收回来,说:请你自重。老李不依不饶,小颖就给了他一个耳光!叫来服务员,买了单。刚想走,但她指着老李的鼻子说:滚!
老李走后,小颖吃着饭,喝着酒,泪流满面……
后来,小颖辞职了。她跟我说,她对世界很失望。我说,我本来也是,但后来我遇到了你。
再后来,我和小颖去车站等火车。遇到了一个中年妇女,对我们说她非常着急回家,但是钱包丢了,现在差18块钱的车票费。
我一眼就认出了这个骗子。因为之前就问我借过回家的车费,在另一个火车站。当时我当然也没有给她。我一把拉过小颖,让她不要理这个骗子。但小颖还是塞了20块钱给她。骗子说记下小颖的电话,到家后就把钱还给小颖。小颖说“不必了,但是如果你下次遇到一个像你一样需要帮助的人,请像我帮助你一样帮助那个人。”
在这之后,我再也没有遇到过那个骗子。
现在,小颖是一名自由作家,常常一边旅游一边帮别人写稿。
我曾经问小颖,人生走到现在,你为什么还是愿意选择善良?
小颖说:因为总不能选择邪恶,而我又经常追求完美。
每一个选择都是一个赌注,有输有赢。
前段时间,一个几年没有联系的学员给我打电话说,外公重症正在手术急需要钱。
本来也没什么钱的我,内心还是有些纠结。
工资发下来后,还是给她转了1000,内心的声音是这样的:即使可能会石沉大海,我也要选择善良,钱可以再赚,人活着大于一切。
中间有一些小插曲,没有及时回复,这个学员也有些怨气。
晚上我给她发了一段文字是这样的:
其实我这几天我在做几件事情:
1、观察
一个人有了困难会不会求助于人,你发出求助了
你翻遍了所有认为可以帮助你的人发了信息打了电话
同时你少做了一件事情:先不说帮了你有什么好处,最基本的,你没有告诉别人,人家为什么要帮你,你也没有告诉人家什么时候还。
2、等待
于你
一个人在急需帮助的情况下能不能好好说话,心态能不能好
结果证明,可能比较着急,心里还是有怨气的,无奈里夹杂了些许怨气
于我
到底是选择相信还是不相信
3、人性
人的关系是怎么维持的?
我们俩几年没有联系了,你突然联系我,一点前兆都没有就跟我借钱,我很意外
你以为我们很熟,其实我对你没有了印象。
人在有需要才会联系,你会发现人与人关系是如此的薄弱
4、选择
你选择了求助
我选择了善良
钱先给你救急
你要记住:不帮你是本分 帮你是情分,感恩你遇到人和事。
给她上了一堂课,也给我自己上一堂课,如果可以选择善良,请义不容辞。
"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 choose kind."
“如果要从正确和善良中,作出选择,请选择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