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耘心解之五:修身当自格物始

《大学》耘心田,常读自有获——耘心学堂

《大学》云: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一段是朱熹补充进来的,自古来颇有争议,但也流传了近千年,的确原本《大学》中是没有关于“格物致知”的论述的。而格物致知,显然又是极其重要的,正如前文经云:“……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无论如何,就这一段文字,从逻辑关系上看,格物致知,都是修身当中的重要因素,关键条件,是修身的起点。前辈们对此也多有论述。

那么到底所格之物为何物?所致之知为何知?为何这又成为修身的首因起点,却总是不明究里。

本节试作探究:

回到《大学》宗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壹是以修身为本。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

我想应该很明了了:

所格之物,应是天下万物,所致之知,应是“明德至善”、万物之“本”,从世间万物之中感悟到万物之理、万物之本、万物之道——观天相以察人道,寻找自然与人生的共同道理,即“天人合一”,以天理启人伦,以天理化民心,这就是修身“明明德”,修身就是通过对宇宙万物大道的体察,来调理自己的身心,遵循宇宙大道,去修身处世,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化百姓,这就是“古之明明德于天下”。

而这“古之”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尧、舜、文王,而他们正是格天下之物、穷万物之理、从而诚意正心、修身至善,教化百姓、世人永怀其德。他们是如何格物的呢?文中也有举例:他们面对自己观察的困惑,辗转钻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们就像切兽骨做饰物那样,反反复复地切、磋,以使光滑柔美,如雕琢、磨制玉器一样精心、耐心、专一、执著,以使玉器晶莹光洁,他们对万物的观察钻研,都是深入的、持恒的、专注的,他们无不是竭力而为,务必穷其至理,抓其根本,他们举一反三,明察物理,看他们神态,常常庄严审慎,严谨细密,又常常为此豁然开朗,勃然贯通,把既得之理,教化百姓,那神态,真是“瑟兮僩兮,赫兮喧兮”,世人怎么不敢其贤德受其利益呢?怎么会忘记他们呢?

他们应该通过格物明白了这样一种道理:万事万物,都有他们自身的规律,都有本与末,都有始与终,都有先与后,都有阴与阳,都有他们自身的“道”,而如果我们也依此道行人道,那么就是“德”,是上天启示给人类的德,就是“明德”。正如《内经》曰“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这就是格物致知以修身、以明明德的典范啊。

用《中庸》里的话,格物,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用《大学》前文中的话,就是“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即写了过程状态,又写了结果、影响。

如何格物致知,何以把格物致知作为修身的起点,至此明矣。

故朱熹补之曰: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

然而,王阳明当初应没有完全理解其义,于是便死板地跑到竹林里进行“格竹”,以体验朱熹“穷其理”“豁然贯通”“表里精粗无不到”“全体大用无不明”到底是真是假,能否实现。当然他失败而归,更生出不少埋怨:啥都格不到,假的!“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王明明认为,修身,不需外求,只需内求,找到那个内心光明的“良知”,只要“致良知”,则自然可“明明德于天下”,这应是佛家思想的影响:众生皆有如来德相,自性光明,亦如阳明临终所言:“吾心光明”。所以,格物不如格内心。即“为善去恶是格物”。此理我也认同。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物有运动之理,研其运动之道,无外力、电、能也,即为“物理”;物有转化之道,无外分子、原子、粒子运动转化,由此物而化为他物,即为“化学”;大地有高低起伏,低处水聚,高处迎风,高低自随地质运动变化而变化,于是风雨、气候、冷热为之成,于是动物、植物、水生物为之异,此为“地理”;一方水土一方自然,一方自然一方文化,一方文化一方风俗,社会制度、政党理念为此而出,即为“政治”;万物皆可用数字表示,数字变化有规律,有公理,此为“数学”。

万物之理,皆有共理,此为“哲学”。哲学之道,教化庶民,便是明明德,止至善。

总之,格物致知,外物要格,即心外求法;内物也要格,即降伏心魔烦恼,为善去恶,即心内求法。唯此,可意诚,可正心,可修身,可明明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2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9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57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3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5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0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06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64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4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序】古圣先贤,纵然以阳明先生王守仁之传奇,亦不免遭人诟病。遥想当年政治课讲思想史,批心学为唯心主义;书中举例,即...
    夜行独语阅读 2,950评论 0 3
  • 我是一个90后的全职妈妈,有一个16个月大的儿子叫闹闹,在这里和宝妈们共同分享育儿经验 “一孕傻三年”这说法真不假...
    祺Q阅读 541评论 0 0
  • Build a linear model from scratch 机器学习简介 机器学习的流程可以用这张图来表达...
    望宝阅读 486评论 0 0
  • 我必须改变自己,要不就只能在家当家庭主妇,整体陪孩子洗衣做饭围着老公转,不要不要永远不要这样的生活,太恐怖了。 我...
    小县城生活日记阅读 144评论 0 1
  • 大学毕业是人生的另一个里程碑,因为在这里是你归零后的一个新的起点,对于社会来说你是一个新人,对于你所面对的环境你是...
    小梁同学的独木桥阅读 188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