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摆渡人》很治愈,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看,现在寒假了,有时间也有精力去读了,于是花了几天的零碎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文章讲述了主人公迪伦的故事,从小没见过父亲的迪伦,鼓足勇气找来了父亲的号码,并与之取得联系,商量去见他。在火车上发生了意外,成为唯一一个没有逃出去的乘客,但是迪伦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爬出火车后她遇到了崔斯坦,并跟着他一起在荒原前进。随着旅途的进行,崔斯坦对迪伦的态度也逐渐改变,迪伦也逐渐爱上了崔斯坦。到达目的地后,迪伦又为了崔斯坦回到了荒原,在两个人共同的努力下,迪伦回到了身体,崔斯坦也来到了人间。
人的态度是会改变的,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真诚的心灵。
迪伦刚遇到崔斯坦的时候,崔斯坦对迪伦很冷淡,表情透露出傲慢与轻视,只是要求迪伦跟着他走,在迪伦拒绝的情况下,还使用非常规的方法控制她的思想,让她跟着自己走。整个过程没有尊重可言。然而在下面的过程中,崔斯坦变了,为什么会变,我们可以从迪伦的表现看出端倪。
首先,迪伦是个很善良,很单纯的人,因为崔斯坦说过,恶魔最喜欢善良的灵魂,迪伦的灵魂对它们来说就非常有吸引力。其次,在崔斯坦讲述自己故事时,迪伦想到的是他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孤独,这么多次的生离死别,内心一定受过伤害,没有人会是铁石心肠的。时间对于摆渡人来说是没有尽头的,周而复始的重复一个工作,是很难熬的。
送走一个又一个的灵魂,有时还不能安全的送他们到达,内疚是会产生的。在最后的阶段,一个小女孩快被恶魔抓走,迪伦跑出去,为她和摆渡人争取时间。从以上事例来看,不难发现迪伦是个善良,为别人着想的女孩,只要是有感情的人,都会被这样的人所感动,为她们打开心扉,对待她们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
不去管结果如何,有希望就要去勇敢尝试。
到达目的地的迪伦,为了崔斯坦,想要回到荒原。找到老奶奶问出方法后,就下定决心去尝试,虽然没人知道结果如何,也没有先例,到她还是勇敢尝试了。回到荒原后又去尝试回到人的世界,在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的情况下,不仅如此,还劝说崔斯坦与她一起回去,不过还好,他们又相遇了,勇敢尝试也得到了好的结果。
在我看来,不管他们有没有成功,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他们去尝试了,结果就不那么重要了,为了未来而拼搏,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充实的,就算最后因失败而分离,还有共同的回忆可供品味。
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明天和灾难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既然未来那么不可控,拼一拼也没什么不可,失败了也就没有遗憾了,成功了就更好,全是人生给我们的额外奖励。
在爱情面前,一些所谓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迪伦与崔斯坦认识的时候是15岁,而崔斯坦不知道已经经历了多长时间了。按照时间的跨度来说,他已经很大了,而她还没有成年,是一个孩子,但是他们相爱了,并且爱的深沉。她可以为他冒着灰飞烟灭的后果,再次来到荒原,他也可以为了她去尝试来到人间,在前途未卜的时候。从遇到到相爱,到底也没有多长时间,但他们确确实实的相爱了。
有些时候遇到就是遇到了,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有人说前世在佛前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那么你们的相遇一定花费了你们前世很多的努力。既然相遇,相知,相恋,那么就要珍惜,不要去考虑那些不重要的外部条件,比如本文中迪伦和崔斯坦的年龄。
生活中也有因为一些不重要的条件,使一对让人羡慕的恩爱情侣分开,或者是使社会上少了一对情侣,这种事情总是让人惋惜的,但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努力争取的。
除了上述的感悟之外,最让我觉得受益匪浅的,是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笔。我文笔十分的差,一向写不出什么好文章,故事也写的让人毫无阅读下去的兴趣,总是不知道文章缺少什么。当看到这本小说时,我被她的故事迷住了。
从文章开头就有悬念,让我想往下看下去,探索她所要发生的事,她为什么这么急,要去见什么人,会发生什么事,等等。除了悬念设置的巧妙之外,作者的细节描写很真实,有一种代入感,就像自己去经历这些事一样,同时又很真实,不做作。看了那么多本书,尤其喜欢这本书的文笔。一个好的故事,再加上好的文笔,没有不火的道理。
有时候一本好书,会让我们得到很多,无论是思维上,还是从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