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拿着最老的小米在用,有朋友笑我,你这土包子,苹果电脑有了,苹果IPAD有了(外甥送我的),而用的最多,最撑门面的是手机,该换了。我却一直不换,一是因为没钱,二是因为我觉得够用了。为什么我不想换呢?我觉的这应该是认知社会学必须考虑的问题。
近日总喜欢怀旧,总喜欢和过去的自己比。从宿松走到合肥,从合肥走到长沙,今天又走到上海,空间是在一点点的变大,距离是在一步步的变远,但一颗农村的心却重来没有改变过。我土生土长在农村,有着太多关于农村的记忆。记得小时候没有厚棉鞋穿,为了抗冷,我就蹲在凳子上,脚尖踮着,由于脚尖要承受身体的重量,就不觉得冷了。下课就赶紧和大家排队靠墙挤暖。
上了初中个子也是特矮的,有次上英语课,我站起来回答问题,老师以为我一直坐着,很生气。他的生气成了我一生的记忆。那个年代贫穷的集体记忆,成了我今天一直珍守的宝贵财富,也成了我今天遇见困难也不想退缩的精神动力。
今天说来,可能很多年轻人都觉得那是多么遥远的故事。没有对贫穷、耻辱和动乱的经历和记忆,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和长辈们沟通是如此的困难。为什么要这么拼啊?为什么要这么节俭啊?
我想说这是一种习惯。正是人们对贫穷的害怕,所以拼命的劳作,因为他们坚信勤劳致富。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听到她说过累字,好像只是很害怕别人限制她去劳动。正是对上面三重的浓重记忆,所以今天他们只要有活干就是幸福快乐的。80后,90后随着这层强烈记忆的褪去,他们的认知自然就发生了改变。
我不想换手机,当然也是一种分类比较的结果。和我的同辈们比较,我是幸福的。和我的过去比较,我是快乐的。我的很多初、小学同学还一直生活在农村,可能因为出来打工,钱比我多,但他们要为挣钱而辛苦的活着,我却对钱不那么在意。过去的我为暖和的过一个冬天而发愁,今天的我不但暖和,还可以穿的帅气。30年的巨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却不曾改变他们因经历产生的对世界的看法。
最后我想说这也是中国人实用和包容的结果。西餐一定是严格按照某种程序一道一道上,而中餐是上什么,中国人就吃什么。法国劳工天天罢工,要求增加休息日,相比中国劳工,他们的条件简直就是在天堂。国外90年代就言说中国会崩溃解体,因为他们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并存。所以中国人是擅长适应的,擅长包容的。我们是强烈的实用主义者。
认知的基础是历史的记忆、比较和包容。
目前不想换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