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穿越日记》第四问"
“中国画的白描和西方绘画中的速写有什么不同?”
人类最初的绘画行为,都是从线条开始的,跟小孩画画的情况差不多。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书画行为,是象形文字和甲骨文,还有彩陶上的装饰纹样,无一例外,都是以线条为主。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
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的半坡鱼纹彩陶盆,距今约7000多年
世界上目前发现人类初期开始尝试在岩壁上画画,是在公元前15000年左右。
野牛、马和鹿/壁画/约公元前15000年一前10000年/法国拉斯科洞穴
野牛/壁画/约公元前15000年一前10000年/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
这些壁画都是以简洁的轮廓线勾勒为主。
为什么是牛和鹿为主的图形呢?
想来牛和鹿应该是当时的人类主要的围捕对象食物来源,人类对他们的形象最为了解,说不定是画下来教育下一代用也未尝可知。
狮子老虎等,估计过于凶猛,以人类当时的战斗力,估计很少敢去招惹和观察他们,所以不太熟悉。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用毛笔,到了秦朝得到明显改进。所以线条一直是中国画的基本要素。
中国人用的毛笔,是最柔软、最有表现力的绘画工具。中国绘画的线条粗细不一,节奏丰富多变。中国在汉代以后的绘画,都大量向线条发 展,不那么重视色彩。
书画同源,中国的绘画和书法使用的都是同一种工具——毛笔。
中国画的线描经过多年的发展,,宋代画家李公麟独辟蹊径把白描发展成独立的画种。到了明朝,邹德中著有《绘事指蒙》,总结了古今描法一十八种,清代的王瀛将各种描法画了出来,注明每种描法的要点。
至此,线描的各种画法有了相对固定的程式,用着根据不同的表现意图去匹配相应的描法,更能凸显画面情绪和风格。
西方绘画中的速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画种,而是素描的一种快速画法。在相机没有发明之前,快速的素描是画家收集素材最方便、快捷的手段。
西方绘画虽然也起源于线条,但没有太多的发展变化,线条更多的是跟明暗结合使用。
在西方艺术家手中,线条更像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工具,伴随画者的情绪,像婴儿一般性情自然流露、浑然天成。
而中国画的线条,因为有太多的变化和讲究,更像一个老江湖。画者驾驭的不好,便会矫揉造作,如若深得要领,也可做到不留痕迹、讳莫如深。
但整体来说,个人认为,中国画的白描不如西画的速写来得自然。虽然白描被发展成为了一个画种,到底还是停留在技术层面,并不是艺术语言的独立、更不是艺术思想的独创。
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辈自当吸收和继承传统的精华,至于能不能超越和发展,全看领悟程度和个人造化。
《我与一堵墙..》面壁第81天
艺术·生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