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听到学生说“俺老班没有xxx老师开放。”我默默记下并反思:“开放”具体指的是什么?“开放”一词褒贬意各占几分?经过与学生口中的xxx老师对比后我发现,所谓的不如其“开放”,意思应该有这些: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在细节上小事上也不放过;原则性很强,对学生违纪违规的事不姑息;不够新潮,对学生喜欢的、关注的新事物了解不够多,总之与学生有代沟。
对于前两点,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坏事,作为一个老师来说,我应该做到管教同步,严慈同体,我对学生是很严格,但我对他们也不泛关爱。再说,作为一个班主任,肯定要比其他非班主任老师管得更多,要求得更细,因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各项检查都是需要班主任来要求落实的。班主任管得多、管得严是必需的。学生最“怕”班主任,也是应该的。
至于说与学生有代沟,我完全赞同,毕竟我和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年龄相当,从生长环境、生活经历、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方方面面来看,我与学生都有太大的差异。有人说三岁一个代沟,那我和学生们之间又何止是代沟?简直是鸿沟了!不要说学生,就是和办公室里的年轻教师相比,我们也是有很大的代沟的。年轻老师们热衷的舞蹈我就不感兴趣,她们津津乐道的明星我傻傻分不清,她们谈论的服饰品牌,我听都没听过。更何况是和学生呢?差距就更大。
有时候的确羡慕和佩服年轻人。年轻老师们很容易就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亲如朋友;年轻老师上课形势新颖,方法灵活多样,运用新媒体、新手段到课堂教学中是信手拈来,而我可能要花上很多功夫学习才能勉强会用。年轻老师拥有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年轻就有活力,就自带吸引力。我也曾经是个令人羡慕的年轻教师啊。
然而每个年轻教师都有变成中年教师、老年教师的一天,然而我们的学生则是三年换一届,永远是十几岁的少年。我们不可能永远青春靓丽,不可能永远新潮,不可能永远跟得上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不够新潮,我也不必刻意去追赶潮流,我是一个教师,我应该有比追赶潮流更应该做的事情,我的时间和精力不该花在追赶潮流上;跟学生关系不够亲密,我想我也不必刻意亲近,适当保持距离,让学生敬重自己或许更好。我想我不能刻意去模仿学习学生们特别喜欢的年轻教师,因为学不好反而落个东施效颦。我应该发挥一个中年教师的优势,用中年教师的魅力赢得学生的敬爱。这个魅力是什么呢?
首先应该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出色的专业知识赢得学生的敬重。多年的教学工作,我也是积淀了一些较好的教学经验的。这相比新教师也是一种优势。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平时我一定要精心备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赢得学生的敬重。
其次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出色的个人魅力赢得学生的喜爱。我应该通过读书、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格局。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容颜气质,让人超越年龄的局限,散发无穷魅力。
再次还应该用智慧、用宽容和关爱,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爱。作为一个班主任,除了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凝聚班级人心,形成良好的班风之外,还应该处理好班里的各种事物。包括调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处理犯错的学生,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等等。在这些事情上,我应该本着爱护学生、帮助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未来负责的原则,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更持久的喜爱与敬重。
面对学生给我提出的问题,我应该多一些反省,不断躬身自省,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时间不会止步,我们不会停止变老,但我们可以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