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总算把易经给听完了,我听的是已故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讲解的《易经的智慧全集》。150集听了差不多三个月吧,其中有时候也是断断续续的,听得多的时候会听四五集,听得少的时候也会听个一两集。而今天是最后两集,易经真的是不太容易听得懂的。我也是听了个一知半解,囫囵吞枣。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把整个易经给听完了,也是可喜可贺,当然,我可能将来还会再听一遍。因为确实有很多东西也没有听明白,也没有听懂。易经的智慧真的是非常的高,需要不断的去攀登,听一遍也有听一遍的好处,至少把易经的整个大概听了一遍。
接下去要把《樊登讲孟子》听完,我感觉中国的古典文化经典真的是非常的优秀,听一遍就能感悟一遍人生。学习永远在路上,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我现在对于易经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对比以前的一问三不知,至少现在是摸到了门边上。
我非常的高兴,如果照以前看书学习的话,是没有这种进度的。因为书打开之后就很难看下去了,如果是晦涩难懂的话,就连看的兴趣都没有。听书不一样,听书听不懂也没有关系,反正一直听下去,中间不会断下来。反正会一直听下去就好了,至少这个听书的过程不会停下来。
学习也是这样,中间有些地方听不懂也没有关系,当你把整个全部听下来,融会贯通一下之后,就会对中间某些不懂的地方会有更深的领悟。
我发现一本正经地坐在凳子上面听书,效果反而不好。应该是一边跑步、开车或者一边干活、走路,甚至一边做别的事情。当然别的事情都是自动化的那种事情,这个时候既不影响做事,也能够聚精会神的听课,效率会特别的高。所以我听课基本上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听课。主要做的事情就是跑步、走路、开车、干家务的时候,这些时候听书比听音乐要好得多。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每天听两三个小时的书是不成问题的。把听书当成一种娱乐的时间,也是一种不错的想法。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那些刷视频看新闻的时间。听书也是一种放松,有了这样一种认识,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好好学习了。
当然看书的话,还是要坐在凳子上面聚精会神的看,这个是有条件限制的。只有听书,受到的条件限制就比较少,而且学习的效率还比较高。特别是一些有深度的学习,听书也不比看书的效果差。只有一些文学小说,是需要用到看书的办法。
听完书以后再可以迅速的浏览一下文字稿和思维导图。这样吸收到的知识就会更多,更系统更全面。不管怎么说,我听了一遍易经,感觉收获非常的多,对生活也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虽然是蜻蜓点水般的听了一遍,将来还会再回过头来再听一遍。
我感觉我是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理论能够指导实践,这句话,小学就学会了,但是直到现在我才有这种感觉,我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指导实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