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肚子
吃喝玩乐,现在已成为我的正业。
自打去年我和先生做出了自驾游去珠海的重大决定并实施以来,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旅游”以及旅游的魅力。
所以,这次由珠海回山东自然亦如此。
做好攻略后,身临其境,随性而游,静静地饱览名山大川、细细地体味人文景观,和自然一体,与古人为伍。
记得余光中说过:
“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杜甫太苦哈哈了,恐怕太严肃;可苏东坡就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
我结识东坡已久,他热爱生活、乐观豁达、充满情趣、心安即为家的人生观,始终是我的引领,让我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乐观、有趣的人。
自25岁离开故乡眉州,苏轼的仕途总是身不由己,一生不是在赴任,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半生漂泊的经历,让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无论身在何处,苏轼总有办法,将看似无趣的生活过得妙趣横生。
与友人出游沙湖道,偶遇春雷暴雨,同行之人没有斗笠和蓑衣,都惊呼着躲避,狼狈不堪。
唯独他闲庭信步,怡然自得,觉得持“竹杖”、穿“草鞋”赶路,比骑马还要轻便。
好坏皆是风景,苦乐皆为人生。
在黄州时,肥猪很多,价格不贵,富人不稀罕,穷人不会吃。
苏轼凭着自己对美食的独特品味,研究出了“东坡肉”的烹调方法,并载入《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即使生活困窘,他也能找到花钱少又解馋的妙招。
儋州物质匮乏,常常买不到墨,他就自己琢磨动手制墨。
一次为了做出“松烟墨”,不小心墨灶起火,险些把屋子给烧没了。
他无惧物质匮乏,因为精神世界足够丰盈。
“呵呵”一词作为现代流行语,无人不晓,却鲜有人知道创造它的人,竟是苏轼。
儋州时光难免孤寂,他常写信给好友,分享当地奇闻逸事,据说信中一共出现过四十多个“呵呵”。
纵使漂泊无依,他依然能做到豁达洒脱,笑看人生。
东坡先生实在是一个有趣的生活家,他爱吃,爱玩,爱交友,爱书法,爱写文章。
即使命运常常亏欠于他,他却从未亏待过自己。
有句励志的话:人生最重要的一项底层能力,就是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让自己快乐。
我一直景仰东坡,是先生的铁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好想与东坡先生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