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罗胖的得到专栏里,我没想过会先订阅吴军老师的专栏,我一直喜欢吴伯凡老师的深度,崇拜李笑来的犀利,熊太行的关系攻略我想和老公一起学,郝广才的今天我想和女儿一起听,可我又不敢随便订阅,因为我素来是个喜欢囤积的人,到手的东西都不珍惜,为了让自己懂得珍惜,我一直很谨慎地没有出手,观望到现在,心仪的专栏一个都没订阅。
这两天,为了跟读大学的外甥女搭上话、谈谈心,我意外看到了吴军老师的一篇《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很有感触,想分享给外甥女看,于是,一狠心,订阅了他的专栏:《硅谷来信》。
要学就学第一手知识
看到《硅谷来信》第一篇的发刊词,我就后悔了。为什么不早点订阅呢?才200块钱就把我困住了?还真是小格局啊!我一直以为订阅专栏订阅的是别人的真知灼见,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向一个人学习,学习的不是他怎么说,而是他怎么做。
在这个信息过载知识随手可及的时代,我们到底要学什么?能被准确描述出来的、可以被标准化的东西就不要去学了,因为很可能谷歌一下就能找到,要学就学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不可道的道。比如说做一道菜,有了菜谱也能做出来,但做到大师级的水平,很多东西是讲不清楚的,比如火候,比如翻炒几次,比如潇洒地淋一瓢油,大师烂熟于心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东西,很难把它精确地刻度出来。
轮扁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他是个精巧的工匠,他敢嘲笑齐桓公看的书是古人的糟粕,古人嚼过的馍儿。他说手工削轮子这门手艺,讲的是刻意训练,是精妙的平衡,是了然于胸的领悟,这种手艺,是文字无法承载的,讲求的是原汁原味。他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徒弟,必须天天跟着他一起干活,耳濡目染、精耕细作,不断犯错、不断修正,才能达到他那样的手艺。
我们有限的时间,该先用来学什么?我认为,要学就学第一手的知识,不要学别人学完领悟完再讲给你听的知识。采铜有个讲座,叫“知识型写作”,里面推荐了几本好书,其中有一本叫做《设计心理学》。作者唐纳德·诺曼是苹果设计主管、认知心理学的教授,他写书的特点是,不约束于自己学者的身份和专业的界限,融合了自己专业的背景、日常生活的观察反思以及苹果公司工作的经历,讲的东西既权威又不教条、接地气又懂讲授、思考全来自工作中一手经验。这样的书应该奉为经典,我一下子从这个例子中明白过来,买书该怎么买、怎么挑?当然像唐纳德·诺曼这样拥有多个跨界身份的不可多得,懂管理的也许不会写书,写书的可能并不真的在管理岗位上,但我们至少应该买掌握一手资料的人写的书,特别是那些经历重要历史事件的人写的书,而不是花钱去听别人讲故事。每个人只能活一个人生,没法试验活成别人的人生,陌生领域发生的事、别人的真实人生,才是我们最稀缺的东西,是谷歌知识大宝库里没有的,是花钱很难买得到的,所以如果这样的人愿意写书、分享、讲课给你,你一定要牢牢抓住。
什么叫做第一手的知识,不是别人总结出来的知识,而在何种情形下发生了什么、别人是怎么做的、又得到了什么结果,像刑侦破案重建现场那样,把它还原成第一手的素材、经验。比如罗胖跟你讲的道理,你听听即可,可是罗胖怎么下海做自媒体、怎么死磕自己抓住市场定位打造品牌、怎么管理团队推动目标实现、怎么以身犯险在商界里沉浮推陈出新玩新花样的事迹,远远比罗胖讲的故事要动人。像罗胖那样甘愿活在放大镜下、活在透明玻璃里、活给你看的人很可贵,要紧跟他,揣摩他,还原他。虽然最后你只能无限接近真相,而永远无法到达真相,但真实本身的力量超乎想象的,因为,生活才是哲理的源泉,一段生活可以抽象出多个哲理,而多个哲理却无法还原出一段生活。越真实、越富有细节,能给予我们的启发也越丰富。所以,不要听别人讲道理,自己去还原真相,自己去领悟道理。
教育的核心:与智者同行
说回吴军老师的专栏。为什么说发刊词就让我懊悔自己的小格局,因为我看到了吴军老师对自己经历的一段介绍。他说他小时候读了很多书,有卢梭的、培根的、茨威格的等等,后来又认识了很多人,从知名学者、到商界领袖、到文化精英,还游历过很多地方,经历过很多事,于是想把所见所想写下来,跟年轻人分享。
我突然想起《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说的,一定要读水平高于自己的人的书,努力克服理解力的差距,这样阅读才会变成一种学习,而不仅仅变成获取信息。
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一个道理:如何提升自己?必须要和比自己更厉害的人在一起。不管是通过读书,交友,工作,或是游历。这才是教育的核心:创造机会,与聪明人在一起,与智者同行,向高手学习。
你看吴军老师是怎么成为一个睿智的人的?不就是通过看书向智者学习、通过与智者共事、或者游历世界各地、开阔眼界、结交智者吗?不论是通过哪种方式,只要跟智者的交集越多,自己的提升也就越来越多。这199元的专栏,不是去听他说什么,而是去看他做什么,他读了什么书,做了什么事,交了什么朋友,怎么看待问题,怎么思考感悟,你订阅的不是别人的智慧,而是一个与智者同行、近距离观察揣摩别人的机会。
我对女儿的教育也一定要秉持这个理念,创造机会让她跟聪明人在一起,不管是通过阅读也好,跟着好老师也好,混到聪明人的圈子也好;至于我自己,我觉得自己真傻。比如说,马徐俊说杂志吧,1块钱的时候我听过一个月,觉得不错,可第二个月恢复原价18块钱,我愣是不舍得花。花十几二十块钱,就能听到(看到)全世界顶尖杂志、最聪明的人思考关心的事,把自己跟他们拉近一点距离,这钱贵吗?
花钱要花在刀口上,一定要拼命地抓住机会和聪明人同行,观察、学习、模仿他们,这样花钱,值。
教育的出发点
我一直在思考,女儿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原先以为,是为了让她学会独立生存的技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现在我的想法变了。我觉得,教育是为了帮助孩子向有智慧的人学习,不论是通过上一门课,或者读一本书,重要的是不是学习智者的智慧,而是学习智慧的智者。
学习文字语言,不就是为了能跟智者对上话吗?学习数理化,不就是为了学习智者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吗?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都是知道勾股定理,但那又如何呢?知道这些知识,并不能让你变得聪明,死记硬背的知识,最后都会忘光,而学会了知识背后的思考方法,则会终身受益。我原先奉书为经典,把印刷在书上的字看得大过天,所以我爱书如命,以为拥有了书便拥有了知识。现在我才知道,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书不过是超越时间空间与书背后的作者对话的载体而已。
生活的圈子是局限的,如果有幸,家人、老师、同事、领导当中有高人,还有可能快速提升,但大多数人,能和高水平的人待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这时读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因为书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界限;学习也不局限于书,任何能向高手学习的途径都不要放过。比如易仁永澄说的,订阅萧秋水老师喜马拉雅的频道,不断留言、拼命表现,让老师注意到自己;或者像剽悍一只猫一样,一年去采访100个大神;或者向吴军老师一样,为了某个主题去世界各地游历搜寻。
一定要和水平高过自己的人在一起,只有这样,自己的水平才会越来越高。教育只是一种途径,学校教育能帮你封装一身可出厂的零件儿,给你一块认识牛人的敲门砖儿,但教育并不是终点,不断地踩着一个又一个牛人的肩膀、不断地探求智慧、提高自己的水平、把自己变成一个厉害的、睿智的人才是目的。对于女儿的教育,我要谨记,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她和厉害的人在一起,向厉害的人学习,变成一个厉害的人,让她有能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2017年伊始,我开了个简书专栏,叫做《教育反思录》,希望持续输出、专门记录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思考,欢迎大家留言交流互动。有教育方面的困惑,也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