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小时候被要求写作文一样,写一篇我的朋友什么的文章,就想起了李青。
现在回想李青我俩是怎么认识的,忘了,是在英语社团还是什么地方,早已不记得了。所以更别说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了。
就是偶然的机会,她,一个经济学院学金融的江苏人,和我这个外语学院学英语的河南人有了交集,不愠不火,大学校园见面点头微笑寒暄,就这样。
一直也没在意,直到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开始学习二外——日语。
还记得第一节课的时候,本来只能承受30多人的教室,挤满了人。原来是其他学院的学生也来蹭课,由于课堂秩序不好,被老师都轰走了,包括李青。
从第一节课的课堂学生爆满到后来的零零星星,可能是课程冲突,也可能是害怕老师再次发飙拉不下面子。来蹭课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但是李青作为少有的几个坚持者,一直在蹭课, 每一节课都来。比我们正常上课的人还要准时,一节课也不落下。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她可能就是一时兴趣,新鲜劲一过,没了,就不会来了,正如其他那些蜂拥而来的蹭课的人一样。甚至像我们学院专业学语的人一样,过段时间,就开始翘课了。
李青坚持了到大二结束。
大三,刚刚一开学,她又问我要了课程表,还来上课。
我有点怀疑 。
后来连我自己都不愿意花费额外的时间去学日语了,毕竟英语单词背的我都头大。结果大三只要和她本专业的课程没有冲突的话,她都会来。
到最后,老师都把她当做我们外语院的学生了。
我也对她有点刮目相看。
大四的时候 每次见到她都是匆匆忙忙的,说不了几句话,她就匆匆忙忙的赶着去图书馆。
李青要考研了。
对于二外,不知道她有没有还在学,反正我是差不多放下了, 最多是看看日剧。
今年回来后,从其他人那里知道她在上海,做金融方面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们约好一起吃饭,和她聊聊。要毕业了,聊聊工作,聊聊将来的路。
她告诉我,在她公司楼上有好多日本人,大学时候学的日语全用上了。
她又告诉我,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韩语。现在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了。
她还给我推荐几个比较好的语言学习网站……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刚刚上大学的时候,很羡慕朝鲜族的同学,母语是韩语和汉语,初中是学英语,高中又开设日语课程。到大二的时候又学法语二外,一下子会四国外语。可是时间就在我的羡慕中蹉跎过去。
我们老是羡慕别人,仰头看别人的时候,别人已经走远 。
就这样,差距产生了……
原来每一份差距的背后,都有着无数默默努力却无人问津的时光。他们用零碎的时间做了不起眼的事情,逐渐的甩开了别人,成为同龄人中仰慕的模范。
这就是李青, 我一个普通又难得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