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一个辅导机构面试,其实并不是太想去,因为考试还没有准备好,所以就是当了解一下双减之后,这个辅导行业的行情。
面试我的是一个校区的校长,可能就跟我差不多年级,上来聊的都是一些比较官方的话术,比如双减政策的影响,怎样解决招生和上课问题。作为一个7年的老师,这些东西我是没兴趣的,并且随便一个机构,基本都是这些套路。毕竟从运营的前中后期,都做过一个遍,其中的门道,我是心中有数的。
我稍微把话题往教师培养,长远发展这块去引,这位校长的逻辑就开始模糊,基本是一些差不多,有,可能之类的话。说明长期规划是不清晰,甚至没有。后来说到老师负责任程度的一个问题,这位校长可能不太感冒,或者说,没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到底怎样和成绩挂钩,毕竟,家长都到了花钱补课的地步了,不看成绩看什么。再往深了说,她只会岔开话题。
后来我问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我说,如果是遇见那种特别有钱,但是孩子明显就志不在此的学生,会不会收。这位校长的回答是会收,我的观点则是我不会收。这位校长的解释是,他们连智力有问题的孩子都收过,但是只教他怎么考试,这样比满满的教知识有用,可以让家长看到成效。
且不说她们对智力有问题的定义科不科学,单纯说他们能想出这种急功近利的应对之策,就可见教育机构的层次和水平。各位聪明的朋友,这样急功近利培养出来的,成绩是上去了,从长远看,是不是对教育的一种欺骗,这样也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况且,真正的人才,根本不需要补课。
况且,这位校长从始至终一直在问我,会不会专心做老师做的事。我没有理会她,因为我看得清楚,她不过是怕老师多接触别的岗位,然后撬走学校的资源,另立门户。然而,我都不好意思说,据我所知,这所学校的创始人,就是两次创业,都是靠着撬走老板的资源来生存的。难怪这么谨慎,看来这是他们的原罪。
所以,看了这些,我终于明白,国家为什么一刀切要关停补课机构,因为这样内卷,被补课机构带坏的社会风气,对社会财富是一种破坏,况且,这类补课机构的领导,一般学历都难以保证,有几个俞敏洪那样的高学历。所以,为了维护社会的良性发展,必须要彻底杜绝商业补课这种现象,不再让这种低水平的所谓教育,来毒害家长和学生,不再让他们,挣这种昧良心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