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考,清楚的整理好自己的思路,避免不必要的遗漏,总结成项目的一张自查表
一、设计前
1.明确+拆解需求和目标
*检查
a.业务目标:想要实现怎样的目标和成果?实现这个目标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业务背景)?
b.用户目标:针对什么用户在什么场景下解决什么问题,达成什么目的?包括通过对现有产品或者相关竞品的用户画像,推到出明确的用户人群
c.产品目标:结合北极星指标,用一句话描述一级大炮(可衡量的结果)
d.设计目标:根据以上一个背景三个目标,提出1-3个关键词并解读分析。
以登录注册为例。业务目标是当前产品的登录和注册效果不理想,需要改善;用户目标是新用户的注册流程和老用户的登录流程可以快速完成;产品目标是提升登录注册的完成率;设计目标是拆解出关键词:登录注册路径流程、转化率、视觉
*建议:直接找产品负责人或直接接手人了解,二手需求往往对需求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刻!
2.确定设计方法
常见方法有:目标导向、数据分析、用户调研、设计走查、场景化设计、用户体验地图、竞品分析、情感化设计等。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常用目标导向+数据分析+竞品分析+体验地图
3.弄清账号体系和用户角色及目标用户所属类型
*检查
a.用户角色(权限):清楚普通用户,vip用户,内网用户,外网用户在体验和呈现内容上是否需要做区分;管理员视角是否清楚在此视角下一共有多少种类型的用户,普通用户视角能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任务;不同角色之间能否转变,操作流程和条件是什么是否清楚,角色变更后即时通知。
b.账号体系:登录方式、如何注册、账号是否需要同步(不同类型的账户、同类型的账户但不同终端)
*建议:同一产品生态下,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每种用户类型在体验和内容考虑是否有分层处理,是否涉及到权限问题,该怎么处理。角色之间相互转变,操作是否清晰,转换后的提示是什么?账号体系用什么。
二、设计中
1.框架阶段(层级关系、信息区分、扩展性)
*检查
a.架构是否容易理解:是否提供了用户熟悉的结构和布局
b.信息层级是否清晰:页面时间的关系是否清楚,是主次关系还是从属关系,不同页面间的关系是否一致?如果有差异点是为什么?
c.信息分类是否合理:信息组织合理性,逻辑性,不同类别的信息区分要清晰。
d.导航主题是否清晰:能在3秒内清楚“我”在哪里
e.目的是否明确:能在3秒内清楚“我”可以做什么
f.具有扩展性:后续框架与内容都会扩展,设计师如何考虑
g.重点突出:最需要用户关注的内容是否放在了最明显的位置,最必要的信息有没有重点突出
(结合首屏三要素:我是谁,我有什么,有什么可以吸引用户)
*建议:一个好的框架不会因为内容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2.流程阶段(角色、入口、目的、操作、离开、中断)
*检查
a.从开始到结束:路径是否一致。
b.用户任务过程中,正逆向流程是否考虑完整:跳转名称与结果页是否一致?返回和出入口的表意及显示样式是否符合用户预期。
c.有没有闭口及短路的现象。
d.能不能闭环。
e.流程如果中断怎么办:在用户旅程中,会有各种情况造成任务中断,中断后如何提醒,再次恢复后如何提醒。
f.进出口是否符合预期
g.跳转名称与结果页是否一致:点击个人资料进入个人中心?
h.操作容错:保留案发现场,如用户放弃填写以后,是否还保留之前的内容
i.视觉动线是否符合常识:F、T
*建议:常想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怎么去?怎么回?还有谁?
如果有不同的权限和角色,检查相互之间有没有相通和关联的地方,共同的关键节点。不同角色不同场景的任务流程一定要单独梳理。
3.内容显示(数据、缓存、内容、状态、极限值)
*检查
a.数据获取:从哪里获取数据(系统抓取?用户上传?);如何获取(自动更新?手动加载?);获取时间长短(是否始终允许?是否需要授权?)
b.缓存:临时缓存;可以删除性缓存;永久性缓存;首次使用时候的加载情况;非首次使用时的缓存情况
c.状态:初始、为空(无数据)、常规、中间状态(等待)、内容过期
d.显示:边界值(最大,最小值,各种极限情况)、非最优展示(数据可视化中饼图面积占比只有0.1时)、有无重复或短缺
e.内容异常:敏感词、内容违规、无法获取数据、加载时间过长,错误提示(404,系统繁忙等)
*建议:通常情况下优先理想状态,初始,为空,极致的状态最容易被忽略,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和场景具体考虑
4.反馈通知(通知,提醒,界面反馈,用户反馈入口)
*检查
a.通知:通知方式(是否支持多种通知方式,如邮件、短信、微信)、消息推送(调用系统通知,还是第三方,是否需要授权)、推送策略(推送时间、表现形式、失效)、用户退订(是否支持退订)
b.UI中反馈提示:用户操作后的提示(操作成功或者失败的提示分别是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需要显示强提示还是弱提示)、异常中断的提示(接下来用户要做什么)、需要特别在当前流程中断的提示(是否有必要中断当前当前操作,alert?)、公告类/引导类的提示(用户操作后才会消失)、错误纠正(搜索关键词“指派屋”是否显示为“纸牌屋”)、是否需要声音或者震动的方式、反馈出现的位置(是否显眼,干扰少,各页面的提示是否一致)
c.用于主动反馈:如何主动进行意见反馈(是否有反馈入口,客服反馈,在线反馈)、反馈方式是怎样
*建议:反馈很多时候是和用户的上一步操作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界面的指引,用户做了什么你要告诉他结果,你希望他做什么,怎样提示用户。在操作的任何阶段(前、中、后被中断)都要防止用户发呆
5.文本控件(表意清晰,使用一致)
*检查
a.图文:所有图文模式是否一致、为空时如何显示(需要默认显示内容)、内容不存在、内容过期、
b.控件:控件使用是否一致(整个产品的控件或组件保持一致,如提示,弹窗,对话框,气泡等)、控件操作表意是否清晰(是否符合控件的使用标准,图标及颜色)、控件是否有默认选项、控件点开后的操作
c.文本:用语是否一致(语言表述统一,提示用语,称谓,菜单与命令用语,标点格式,产品和功能名称一致性)、文字表达简洁准确通俗易懂(关键信息置前,去掉专业术语)、实用性(是否符合操作场景,能明确引导下一步操作)、情感性(是否以用户的角度出发,文案措辞是否恰当)
三、设计后(通用)
1.设备
a.横竖屏:重力感应开
b.分辨率:各种分辨率下如何显示,最大、最小考虑极致情况
c.不同设备、不同系统版本
d.是否需要调用硬件进行交互:蓝牙、定位、相机、话筒等是否需要授权
e.是否需要和其他硬件联动:打印
2.异常操作
恶意使用:反复点击多次,例如登录
3.中断情况
a.硬件情况:没电等
b.软件情况:电话、通知、网络等问题
如全局断网一般是在首页使用tips提示。用户在其他界面点击操作时,也会出现toast反馈提示用户,或者alert提示,关键在于对用户干扰度把握
c.用户主动取消:任务流程中用户能否主动中断
4.特殊状态
无图模式、夜间模式、低电模式、沉浸模式
5.刷新
手势刷新、点击刷新、自动刷新、加载数量
6.容错和防错
a.危险操作的二次确认
b.是否可以撤销
c.保存操作:中断后是否自动保存等
7.其他
社会责任感、情感化、趣味性、品牌传达、商业性
四、其他
1.列表
a.为空时如何显示?
b.每一页的默认显示数量是多少?,若分页,每页显示多少条?
c.每一行的默认显示字段是多少?若字数太多,怎么显示
d.列表默认显示顺序?是按热度降序还是按时间顺序?
e.图片为空的显示
f.内容过期的显示、内容不存在的显示
g.翻页(加载)的操作方式
h.列表是否有多种排列方式,如大图、小图、图+文等、按时间、按热度
i.列表的操作,如筛选、搜索、编辑等
j.禁止状态(默认状态)
k.鼠标经过的状态,经过图片或者文字时的变化
2.输入
a.对应键盘上的操作(PC端),如何对应
b.编辑态和常态的区别
c.编辑完成后的保存成功
d.编辑完成后的保存失败
e.编辑的过程中是否能取消
f.编辑后是否提供预览
g.输入有逻辑关系的内容。用排列组合的方式检查是否冲突
h.输入被意外退出或者中断后是否保存之前的操作
i.输入错误,考虑边界值
3.按钮
a.正常状态
b.鼠标悬停状态(hover)
c.鼠标点下状态
d.鼠标按下后弹起状态
e.不可点击状态
4.输入框(文本框)
a.静止状态(默认状态)是否有默认值
b.输入时状态,在输入过程中是否提供提示和判断
c.输入有错误时候状态,输入文本长度是否有限制?字符标准是什么?
d.输入正确时的状态
e.键盘是否能做对应操作,如输入完成后点击回车是否和“确认”一样
f.无法输入时
5.加载状态
a.加载/上传/下载中(完全正常),遇到网络错误或者操作错误
b.加载/上传/下载(异常),如何提醒
c.加载/上传/下载后
d.加载/上传/下载成功
e.加载/上传/下载失败
f.加载时间过长
g.加载过程中是否允许取消
h.单页面加载。一次性加载全部内容,一般在页面内容较少,信息文件较小的情况下一次性加载完所有
i.异步加载,单页面多模块加载
j.预加载,跨页面加载
6.资源依赖
网络、打印、存储、长时间计算等
7.系统中断
电话、短信、push
8.系统局限
显示界面是否足够
9.人机交互
字体是否适合辨认,容易点击出错
10.控件
控件最容易忽略的是点开后的操作
五、数据跟踪
通过核心指标判断设计方案是否符合预期,为后续产品迭代优化做依据
1.核心指标
*检查
a.关注设计结束后核心指标是否变化,针对性设计是否达到效果。如改版的核心指标是任务完成率,通过先查看用户操作流失率,分析找出流失原因,给出方案。等到优化版本上线后,对比完成率数据变化
b.总结核心指标带来的价值和受益,量化设计价值。比如优化前banner的点击率3%,每天GMV约200万。优化banner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如何全局保证?)点击率提升到6%,然后GMV增加了200万,就可以简单认定是通过设计提升的。
六、后续迭代
产品测试上线后,交互设计师应该跟进后续的走查和设计问题的反馈。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上线的方案有哪些问题需要优化,简历需求池方便后续跟进优化,完善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