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成功的天敌
2013年的6月,在武汉参加学习的时候,得到一个项目,当时和同行的朋友很是激动,回来后,虽然跃跃欲试,最终没有行动,那是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行业,因为不了解,就没有创造机会主动去了解它,参与它。
第二次是2014年7月,在云南学习,和一位同房间的朋友聊天时,又谈到了这个项目,她告诉很好做,并把流程一一讲解,回来后,又处在对陌生事物的不了解没有去行动。
直到2014年的11月份,我和朋友非常渴望做事情,就决定深入了解,当时听说郑州的朋友刚刚学习回来,就主动和她们联系,提出去拜见她们。就这样,我迈开了主动创造机会的第一步。回来后,朋友们就开始行动,抓住了一次机会。
虽然经过了这件事,我主动行动力还没有成为做事的一种惯性,总是在被动地等待中,等待她人给我安排。直到2015年的这个时间,谈到这个事情时候,又一次为我创造了机会,就是这一次,我抓住了机会,再也不容它从我身边错过。回到今天的主题“等待是成功的天敌”。我才去思考:如何变等待为行动?如何变被动为创造?这一思维的变化才是旧习惯的转折点。
其实,真正地改变也不是很难,难的是没有觉知,不明白“成功的天敌是什么?”就很容易在多年的旧习惯、旧圈子打转,烦恼,每天背着包袱在生活,这一观念的改变很是重要,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有一次和一位比较优秀的领导聊天,说他比较优秀,是因为我身边拥有上亿资产的不多。当时一起吃饭,他说:只要我认定的事情一定把它做好,我会不断地想办法,哪怕第二天一大早(6点)就在别人家门口等待,直到把事情解决。他会不断地思考问题,直到把它解决。这也是“成功乃是辛劳的报酬”的真实案例。
慢慢地,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开始变化,遇到问题不再一味担忧,而是试图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
最近和家长们一起在2018的第一天开始了100天的读书计划。一本再好的书,不去读,它只是摆设;书中再好的知识不去用,始终还是作者的。家中书架上还有几本崭新的书,不去读,就那样陈放着。我们就尝试大家一起读,一起写心得的方式,开始了一次思维之旅。
生活中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想把它做好,就要有行动,有创造。在创造力方面,要大胆地去设想,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多去尝试。比如:开始发现孩子们在诵读的时语音、语句出现差异时,就设计了“录音诵读表”,在连续用普通的数学作业本作为值日记录时,又设计出“值日表”在试用中,如有新的方法及时调整更新。在这些小小的改变中,我尝到了创造的快乐!
接下来在班级规则的制定、教学案例中也开始探索出适合孩子的、适应社会的方法。
在西点军校的“魔鬼训练”中其中有一项是:你必须打那个你不愿意打的电话!也许,无论什么事情,无论有多畏难,都要动起手、迈开脚去做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一点目前对我也是一道障碍,需要更多的磨练。比如:有些事情不好意思开口就一直拖着,是害怕拒绝?或是没面子?或是语言表达不好?或是自卑心理?当一一分析之后,觉得没有像想象中的严重和恐惧。放下得失心,平静地、愉快地拿起电话......
这一阶段要锻炼的内容:行动、创造、必须打那个你不愿意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