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12月31日,参加观看了罗振宇老师的跨年演讲。
买的是李笑来50人专区的票。在演讲之前,笑友们特意建了一个50人专区群。聚集了40多位小伙伴。大家相约聚餐,还请了专门的摄影师,拍摄了现场的自我介绍。
当时,大家挺热情的,兴致也挺高的。本来相约吃完饭,大家一起雄纠纠、气昂昂地走进演讲会场的。但一吃完饭,便作“鸟兽散”,各自找聊得来的人聚堆抱团了,完全忘记了当初约定。
事后总结:聚餐时和聚餐前都有人组织,于是大家能有条不紊地把饭吃完;然而吃完饭以后,完全没有人协调和计划,于是就没有了然后了。
进到会场坐定,前后左右一瞅,都是笑来专区的人。有战友热心组建的一个“时间的朋友,笑来专区群”,事后一看群里面84人,不知道还有多少没加进来的。
心里有点不是滋味:那是对偶像、对崇拜者一种深感失望的心情。50人专区变80+人的专区,一种被深深欺骗和玩弄的感觉涌上心头。
想当初,笑来老师还放了一个烟雾弹: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哟!
这句模棱两可的话,欺骗了很多人,大部分的人,第一直觉就是:笑来老师会来现场。
这不隔壁的吴伯凡老师就去了。
这个现象在聚餐时很多人表露出来了,王云鹏战友的人情广,还特定让“老猫”做牵线红娘,把笑来老师拉进了专区群。结果,老师表达了一下感谢和歉意,就以忙没时间聊天,说了几句就“沉默”了。
我们得知他在“新生大学”也有一场演讲,哦!那可是老师亲手栽培的“大学生”,忙就忙吧!
当然,也谈不上老师在欺骗谁,话的意思有很多种,谁让你就那么理解了呢?“惊喜”难道一定是老师亲临现场吗?不可以是你听跨年演讲的收获吗?不可以是你链接了那么多优秀的战友吗?
哎!终于说到链接了。链接肯定有好处:加深了战友之间的感情,收获了快乐,有了更多的优秀的朋友……
只不过,大家似乎都没有利用好,在一起吃过饭的那个专区群,大家还有些共同语言,而那个84人的专区群,相互间的链接就很弱了。结果是:二个群都渐渐“沉寂”了。
最近两个月,从做志愿者,再做值月生。跟很多人产生了链接,自己也有了进步。最大的收益是让我明白了:你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我有了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意念,而从前的我是稍有困难,便心生退意的人。但现在的我似乎有了从解决困难中收获到一份乐趣的感受。
但对于链接的目的,这个层面对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的目标是:链接一群人,一起做成一件事情,实现大家共同的心愿。
可能也是基于此吧!我对每一次链接的期望很高,从而心生“不尽人意”的想法。
对于这些“不尽人意”的产生原因,我的总结有这四点:
一,没有具体的领导者。如果能有一个能画一张巨大的饼的领导者,给大家以憧憬、梦想,是聚集人的重要方式。谁说中心化不重要?
二,没有具体的目标。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没有具体的刚需来制订目标。
三,没有主场。大家没有个落脚点,于是形成不了深入交流。
四,于是,大家各自为营,链接完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于是,一个领导者,用一个具体的目标,将各自为政的人组织起来,成立自己的主场,让散落在天南地北的心灵,有个安营扎寨的地方。
链接方可初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