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领导对我产生了一点误解。站会上,当众予以提醒批评,我简单澄清了一下,双方都没再多说什么。事后,有同事私向我抱不平说:
会上*总怎么那样说你,他应该是知情的,难道故意误会来杀鸡儆猴?
我说,不会的,管他误会不误会,自己清楚就好。其实,我内心真正想得不是这个问题。我是在想,不管是领导知情不知情,只要是他有这样的误会,我都应该省视自己: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会?误会往往是一种惯性使然,是平时某些行为表现衍生给人的错觉。应当要惊醒了,好好省视一下自己的行为表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两日,读完了《镜花缘》34~38回:主要写唐敖如何揭皇榜治河,如何曲折就出林之洋和阴若花。至此,十二神花似乎寻齐了:蕙儿、红薇、紫萱、廉锦枫、骆红蕖、魏紫樱、尹红萸、枝兰音、徐丽蓉、薛衡香、姚芷馨、阴若花。不过,我总有一种感觉,故事才刚刚开始。有几个不错的典故与大家共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秦世祖皇帝苻坚在与慕容冲的一次交仗中,不幸战败,落荒而逃,不料一失足掉在了山涧里,爬又爬不上来。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他的坐骑突跪在涧边,将缰绳垂了下来,苻坚抓住缰绳爬上来,才脱了大难。出自《异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国时期吴国人李信纯,养一狗,名黑龙。一天,李信纯外出会朋友,不想,喝得酩酊大醉,回家路上摔倒在一片草地上睡了过去。恰在这时,一群猎人放火围猎,眼看大火就要烧到李信纯身边,可他浑然不知。那狗想拉他,却拉不动。于是便跳到附近的水沟里把全身弄湿,然后跑回来,用身上的水将李信纯身边的草打湿,往返多次,才使得李信纯幸免一死。出自《搜神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结草:春秋时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一宠妾,无子。魏武子生病时,嘱咐儿子魏颗说,将来让她改嫁;及至病危,又说,将来让她给殉葬陪我。魏武子死了,魏颗说,人到病危,思维就会混乱,我应该听从父亲清醒时的命令,于是顶住压力让这个妾改嫁了。后魏颗与敌将杜回交战,看到一老人在结草绊住杜回,因而使他获胜。夜间魏颗梦见老人对他说,我是你让她改嫁的那女子的父亲,感谢你的恩德,所以来报答你。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
衔环:东汉弘农县的杨宝,九岁时华阴山,看见一只黄雀被猫头鹰袭击,逃到树下。身上伤痕累累,挣扎中又被蚂蚁纠缠。杨宝把它救下揣在怀里回到家,放在了屋梁上。夜里听到它的叫声很悲切,亲自照明看视,是被蚊子叮咬了,于是把它转移到了放头巾的小箱子中,用黄花来喂养它。过了百余天,黄雀身上的伤全好了,羽毛也都重新长齐了,杨宝便把放了出去。忽然有一天它带着一群黄雀来了,悲伤地鸣叫着绕着屋子飞,几天后才离去。这天夜里,杨宝三更天读书,见一穿黄衣服的小童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以前出使蓬莱,被猫头鹰袭击,承蒙您的仁爱被您看见救了我,现在我要接受赐封到南海去。”临别把四个玉环赠给了杨宝,说:“让您的子孙清清白白,并且登上朝廷三公的高位,就像这些玉环一样。”杨宝的仁孝传闻天下,名誉和地位日益显赫。儿子杨震,杨震生杨秉,杨秉生杨彪,四代都是著名的大臣。到杨震下葬时,有大鸟降临,人们都说这是真孝(感动了天地)招来的。出自吴均《续齐谐记》。
后人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