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很年轻,结婚生娃,自己务工,把娃交给家里老人,自己干到快退休,回头再照顾那个自己不认识了的孩子。孩子已经不是当年哭着喊“妈妈,我找妈妈”的那个奶嘴娃娃了。
有外国人问我,为什么中国父母那么忙,都没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扔给老人?我反问他,你们国家不是这样吗?他说不是的,父母每天都会抽时间陪孩子。
老人应该有他们自己的老年生活啊,养育孩子本来是父母的责任。父母在忙着赚钱,忙着炒股,忙着交友聚会party。自己倒是活的挺自在,可苦了老人和孩子了。谁的爱都代替不了孩子父母的爱。
J的母亲是个工作狂,常把工作带回家中做。J在一边玩自己的,丈夫也不怎么管孩子。既想兼顾工作,又想兼顾家庭的母亲,让自己很累。工作总加班,没陪伴孩子。J对待别人非常冷,像对待机器一样,周围也没有知心朋友。J的交友模式仿佛是妈妈对待J的模式,这种模式被印刻了。
孩子早年若是得到充足的陪伴,孩子会感受到爱、支持、力量,也会把爱传递下去。没有得到爱的孩子,总会在他人身上寻找爱,想找一个父母没给到的答案。很多父母赚了很多钱,老年之后却扪心自问,我赚的钱为了什么?仅仅是钱。给子女大把的钱,给的陪伴非常少,收到的爱的回馈也非常少。
一篇《等我长大了,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文章,是这样写的。一位年轻的母亲开着名车去送女儿到贵族小学学习(住校)。母亲对孩子说:妈妈为了赚更多的钱,将来送你到更好的学校学习,没时间陪你,你恨妈妈吗?女儿说不恨。
接着女儿又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赚很多的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母亲听后一脚刹车停在路边放声痛哭。
很多人看完《最好的养老院》之后都很同情那个母亲,但是有几个同情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呢?孩子的小小心愿是非常小非常小的,也许只需要半个小时走一走,看看大树小花。被大人天天的没好气的“我忙着呢”给搪塞过去了。孩子天天被敷衍,久而久之越来越没有生命力了,天天回家就是坐着,坐在那才能被妈妈喜欢。这样的无陪伴下成长的孩子的家长们觉醒吧。
所谓高质量,是一天抽出半个小时来陪孩子专心地玩。而不是一边看手机一边看孩子写作业;一边接待业务一边把孩子带身边;一边酒桌上高谈阔论一边孩子在躲避大人烟圈的烟等一系列的大人事。
陪伴与金钱相比,陪伴对于孩子或老人来说更重要。孩子的童年是一生中的黄金时段,而老人是垂暮之年,想得到的陪伴也是心中的期冀。陪孩子到六七岁,开始逐渐撒手;反之,童年没得到陪伴的,长大会让父母操劳一生。陪伴着老人的青年人、中年人,孩子看了也会效仿着家人的言行。
若是既能高质量的陪伴又能有物质上的金钱满足,孩子也会成为一个有爱、物质丰富的孩子。若两者只能取其一,那就取高质量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