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用”|一网打尽2018网络十大流行语”的方式,回复孙子老师的微信,是否合适呢(附:原文)?求解!
回复S老师的微信
昨晚7:40我们即熄灯,凌晨才看到老师的微信,迟复为歉!
谢谢老师夸奖! 借用“2018网络十大流行语”,简谈想法如下:
我们尚可算得大龄的“宅男”、“宅女”,历来不做“杠精”,不期“锦鲤”,与世无争,喜欢独处。始终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专注自己的兴趣追求(现在的重点是教与养孙子)。虽然偶也会“皮一下”(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与孩子一起释放、疯狂、尽兴、轻松)、“燃烧卡路里”,但终归保持着一颗平和淡定的“佛系心”。
我们认为,课堂上老师通过“言传”予孩子的品质德性教育,非常需要家长通过“身教”来潜移默化。同理,老师每天教给孩子的新知识,更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重温”(这也是家庭作业的重要作用)。唯其如此,才能达到“使孩子更快理解、更深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通过‘温故’而求‘知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目的!
古人云:“不积跬(kui)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愿意与老师“合力”,为孩子的成长进步,从点点滴滴、去尽心尽力!
其实,所谓的“素质教育”,需要的不仅是教材的推陈出新、老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创新,更多且更重要地还需要家庭氛围的影响熏陶、家长的苦心孤诣(yi)。只有二者紧密结合,孩子才能站到“C点”(数学上的“黄金分界线”、中央台主持人站立的位置)。
我们没有“苦味情话”,不会“SKR”,亦无需“确认眼神”,就这样直接“官宣”吧!莞尔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