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朝代就是虞,虞就是远古时代,这个时代究竟从何开始,没有定论,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缺乏足够的历史资料。
自虞向下,分别是夏商周,这三朝一般被认为是我国的上古时期,文献资料逐渐丰富。但因为有秦的一把火,所以历史资料总体上还是很缺乏的。
然而任凭历史如何被荒芜,虞夏商周这四朝的名字流传了下来,将这四个名字解析出来,可以对我国早期社会的了解,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1、虞
虞的本意是一种兽,进而引申为掌管山泽鸟兽的官员,同时又可以指安葬、祭祀的一系列活动。从这个朝代名来看,虞的时代就是人们狩猎采集的原始社会,人们以打猎为生,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但此时的人已经有了人性,有了信仰,知道将死去的人好好安葬,并定时祭祀,以缅怀。这是虞朝。
2、夏
夏的本意是人,又有夏季的意思,夏季动植物生长快速,进而引申为强大、繁荣。也就是说,当夏启建国的时候,中国境内只有夏族活得像人、活得好,夏族又称“华夏”,华通花,就是美好的意思。因此华夏意指美好而强大。夏族从中国境内诸部落中脱颖而出,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这是夏朝。
3、商
商的本意是计算,引申为多人一起计划、商量,进而引申为讨价还价、做买卖。商朝的特点就是团结了众多的部落,大家在一起商量、讨论。商的历史从契开始,契在亳建都,后来逐渐从亳迁都到嚣、相、邢、奄,最后由盘庚迁都到殷。商的迁都一方面是为了躲避黄河的水患,另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内部的权力斗争。由于商不断迁都,将一路上的其他部落逐渐合并进来,可见商的历史,就是一部商量的历史,而且由于商的权力中心不断在变更,很有可能商贾就在这一朝代发展起来了。这是商朝。
4、周
周的本意是围起来的农田,而古周地一带是西部山区中少有的平原地带,可见周人是以耕种为业。与夏商等朝代不同,周人是以耕种为主业。据说商人也耕种,商人迁都也是因为考虑到农业生产的问题,但商朝后期,农民种地产出的粮食主要用来酿酒供奉统治者了,而不是踏实地生产口粮,因而国力空虚,最终被周所取代。
商人一方面受制于黄河的水患,另一方面还经常从事收获不稳定的狩猎活动,因此商人多迷信,经常占卜,商人的占卜经常用龟甲和牛骨,通过龟甲、牛骨摆放的方位来判断吉凶,占卜终了,就在甲或骨上刻写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因此有“甲骨文”传世,甲骨文仅见于商朝,周朝开始就没有了。相比于商人,周人就比较专注于收成相对较稳定的耕种活动,因此也较少迷信。
有史记载:在武王伐纣的决战前,周武王信心不足,想请巫师占卜挑选一个适合开战的吉日。这时姜尚反对说:什么是吉日?吉日就一定能够克敌制胜吗?首先,战争本来就是凶象,任何开战的日子都是凶日,何来吉日一说?再者,吉日就一定是对的吗?在同一个吉日,既有一方战胜,又有一方战败,那这个吉日究竟是对我方而言的,还是对敌方而言的?最后,我军将士一路英勇奋战至此,何时开战,应该问他们才对。于是,周武王打消了占卜吉日的念头,亲自鼓励将士奋勇向前,一鼓作气打败了商纣王。
可能因此周人不再用甲骨占卜,但周人其实也存在一定的迷信,周人学习《易经》来占卜,一般会用草条或木条来进行占卜,只是这些实物并没有流传下来。
虞夏商周是我国华夏文明的源头,但史料对于其记载却是非常匮乏,当我们实在无从考究时,倘若能从其朝代的命名出发略作一番探索,这对深刻理解我国的历史与文化也是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