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自己:
重阳家书,本该写给父母,却因为感悟的痛,不能带给年迈的爹娘。你自己好好体会,只把快乐、感恩、知足、幸福,一一带去。
01父母的爱无可替代
又到重阳,今年感悟更深。父母已年过古稀,较之去年明显地老了:开始耳背,说话声音很大,和我们说话往往驴唇不对马嘴,记忆力下降......
以前从没想过爸妈会老,从没想过老了会是这个样子,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可是很坚强、很健壮、很好看的。
不过也并不总是那么坚强。
奶奶去世的时候非常突然,是在爷爷去世仅仅百天之后的事。我的父亲,那个严肃刻板、不苟言笑的父亲,当时还在盛年,没有向任何人吐露悲伤,像往常一样面无表情。晚上吃饭时,姐姐因为想念奶奶忍不住在饭桌上哭了,遭到父亲的呵斥。我们替她解释,父亲说了一句:“我就不难过吗?!”这句话,含着愤怒、悲伤、隐忍,让我震惊,一桌人再也没有说话。
那个时候我还小一些,没有理解背后的深意。
姥姥去世的时候九十三岁,高寿无疾而终,俗称喜丧。妈妈那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出殡那天仍然痛哭不止,好不容易才止住。丧礼过后很长一段时间心情低落,身体也不好。等到终于熬过这个阶段,可以平静地面对了,妈妈说:“我再也没有妈了,我再也见不到亲娘了,怎么能不难过?”
我没想过妈妈也需要自己的妈妈,即使已经步入老年。
我才明白,为什么父亲会暴怒,男人的尊严,长子的职责,要求他不能失态,内心里何尝不是这样的悲伤:失去双亲的孩子,像孤儿一样漂泊无依。
妈妈的爱,父母的爱,是什么都不能替代的。
02不珍惜,是最大的不懂事
婆婆从生病到去世,只有一年半的时间,给老公的打击很大,但是他一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在纪念仪式结束后,棺柩要推走火化的瞬间,他突然泪流满面,双手死死抓住不松手。那个场面,即使在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记忆犹新。
家里摆着婆婆去世前的照片,穿着我买给她的红毛衣,银白头发,笑容满面。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都会内疚:以前应该多陪陪婆婆,多给婆婆买点好东西的。然而,那时我太不懂事了。
也许,不知道珍惜,才是最大的不懂事。
0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妈妈生了三个女儿,带大了三个外孙,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开心地和老爸度起了二人世界,今天去逛公园、明天爬爬山;地铁通了就赶紧去体验,有好吃的菜馆就叫着朋友一起去尝鲜......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身体也很健康。这让我们觉得非常幸运。
我们姊妹仨差不多每周都回去团聚,假期带着二老一起出游,虽然比不了别人一掷千金为老人摆寿宴,买房子买地,老妈老爸却很满意这种状态,笑称还是女儿好,女儿是爹妈的小棉袄。给他们买点东西,带他们出去玩,合个影什么的,老妈就赶紧给朋友们晒,还对我们说别人有多羡慕他们。
老爸现在一改以往的严肃,变成老顽童,孩子们经常没大没小的指使姥爷:“姥爷,削个苹果吧!”“姥爷,我要喝水!”老爸总是乐呵呵地跑前跑后,简直让这些女儿们没法相信这是同一个人。老爸说:这是隔辈亲。
老妈现在是微信达人,一教就会。每次只教一个小技能,比如发照片、发语音、视频聊天,很快就都能掌握了。群里红包也会一起抢。我发个链接,让大家帮我点一下,老妈会告诫说:“防骗!昨天晚上电视台还播某宝刷一次被骗10万元,别大意!”警惕性还挺高。
耳朵背也搞笑。
我说:交暖气费。
老妈说:保险柜?哪儿的保险柜?
我们哈哈大笑。老妈开始还挺尴尬,说真是老了,不服不行。
这种对话多了,老妈自己也跟着大笑。
每次回家,都会补充足够的能量。
我希望这样的点点滴滴,填满人生的每个瞬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04最让人羡慕的事
体检的时候,看到一位阿姨,灰白头发,中等身材,看起来只有六十几岁。却听护士惊呼道:“您84岁了,一点都不像!”再看阿姨,思路清晰,腿脚灵便,太年轻了!
所有人都对这位阿姨羡慕不已。
人到老年,最惹人羡慕的不是财富不是功名,而是健康的身体。
父母在,就是儿女的最大财富;父母身体健康,是儿女天赐的福分。
亲爱的爸爸妈妈,希望二老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现在和以后都是别人羡慕的对象!
今天的家书是写给我自己的,谁让我遗传了老爸的严肃,谁让这些感悟惹人伤心。
亲爱的爸爸妈妈,唯一需要知道的是:我拥有的巨大财富,不可比拟的福气,来自于二老。
祝二老永远健康,永远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