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跟我公司云南的同事一起在常州培训学习,每天吃住都在一起,大家处的还其乐融融。相我们几个人都已经毕业好多年,大家在骨科上都是比较有经验了。前天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就谈到云南那边的土豆这道菜。常州的90后王昇说了一堆他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日料、汕头牛肉、海鲜等,都是很高大上健康的食物,对于云南人心目中的地位最高的土豆他表示了强烈的鄙视,“土豆再好吃也只是个土豆啊”。这句话一讲完,我就感觉气氛不对!
我在云南生活了八年,我理解土豆对于云南人来说,就像大闸蟹在苏杭地区人们心中的地位一样。所以王昇在鄙视土豆的同时,他们几个人心理肯定是有想法的。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我们切不可去贬低对方而显示出自己的高逼格、有品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倾听对方,他们出来几天怀念土豆的味道的那种思乡的情节。以后一定要吸取王昇的教训,不可炫耀卖弄。
今天晚上吃饭,老葛说coa啥时候去昆明办一次,我顺口讲了句“昆明没有骨科界大佬”,话还没说完师姐就说43医院的徐永清、红会医院的陈仲等等,我就知道我说错话了。每个人的认识和眼界都不一样,没必要去说出这样的带有个人偏见的观点,这个观点甚至有点变相的再说云南的医疗技术水平差。我理解他们为何反驳我,确实是自己说话不经大脑。好在我后面没有继续争辩,虽然我心里知道他们在全国除了云南省内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有句话说,母校是自己每天骂千遍也不容许别人说一句不好的地方。故乡,也是如此。云南,就是他们的故乡,我说那边哪方面薄弱可能就会让强势的云南人看来这是对他们故乡的侮辱。这个时候他们是一个群体,没有自己的辨别能力,最后他们会群而攻之。
还有一点,以后要少给人贴地域标签。比如河南人坏人多,所以河南人品差、四川人都能吃辣、东北人都是装逼人士等等,这些风格故事也只是在某些人身上看到,他们是那个地方的人,但是我们倘若让他们来代表当地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这着实是可笑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切不可先给人贴上一个地域标签,甚至是戴有有色眼镜看人。
交谈中,还是少说多听,不要让自己成为交谈的中心,多去问问他的故乡、他的故事,这样我不仅可以多认识一个人,也还可以多了解一下我不知道的另外的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