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说:一个人如果真的爱你,就算吵架再狠,删除多少次,他都会来找你,因为吵架是为了更好的在一起。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频繁的聊天,不再跟对方分享日常,有人说;这是散场的开始。我离开你不是因为你有多穷,也不是因为我不爱你,而是你给我的态度让我觉得,你的世界好像并不缺我。
当爱与被爱得以再次在你的生命里发生,就是你对前任、对这段感情已经释怀的时候。
分手以后,怎么样才算是释怀?
关系的实质是由边界决定的。一个人与朋友之间、与恋人之间、与家人之间的边界会有亲疏、远近、厚薄的区别。对于亲近的人,我们所感受的与他们的边界更薄,如我们可以允许他们参与自己重要的人生决定等等。
而一段关系的结束,或者说,当ta决定要与你分开,在ta心里,你们之间的边界由近到远、已经发生了改变。
研究认为,当一个人新的心理边界被确立起来——承认并接受你与ta的边界不再如恋人般亲密,与此同时,你与其他人之间的边界变得重新灵活起来(和其他潜在对象的边界再次变得可亲近亦可疏远),就可以被视为已经准备好要重新出发了(move on)——爱与被爱得以再次在你的生命里发生,而这也就是你对前任、对这段感情已经释怀的时候了释怀等于遗忘吗?
研究发现,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忘记前任,尤其是当这个人对你的人生或多或少造成了一些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时。然而,遗忘并不是释怀发生的前提。我们不必强迫自己遗忘、从而证明释怀。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还没有释怀,所以强迫自己遗忘。
释怀,其实就是当你仍然允许ta存在于记忆里,而ta却也已不再是一个不受控制的、时时刻刻侵占你思想的显著而具体的存在了。
已经释怀的你,也许还是会在打开抽屉,翻看曾经往来的信件时感慨万分;却不再一有空闲,脑袋里就被和ta有关的回忆占满;不再循环播放“失恋曲库”,觉得字字珠玑说的都是你们;也不再每天不停翻看ta在社交网络上的更新,只为了让自己觉得一切好像都还没有结束。
* 释怀等于原谅吗?
原谅也不是释怀的前提或必要条件。人不一定要原谅才能释怀,释怀也不一定就已经原谅。无论原谅与否,释怀对于你来说,就是与ta有关的事情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如果有人坚称,释怀是必须建立在原谅的基础上的,那么很有可能,ta的迟迟不肯原谅,是不愿释怀、不愿接受双方新的边界的一种表现。
假如,你的人生是一面镜子,这段曾经的感情是一个球体。释怀就是当这面镜子里不再只有这个球体,且这个球体在镜子里显得越来越渺小。此时,你就会明白,其实无论它是黑是白都不再那么重要了。
如果有一天,你的爱情经营不下去了,我希望你可以摸着良心说:“我能做的努力,我都做了;我可以做的让步,我都让了;该我做的改变,我也改了。我对得起 最初的萍水相逢,也对得住最终的一刀两断。 ”后来的某一天你记起我的好了,希望你别哭,别想,别回头,我已经走了很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