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王安忆是男的。
《长恨歌》这本书“闻名”已久,书名好听,想起白居易的诗,悲从中来,名字为此书奠定了基调。读完《1Q84》再看《长恨歌》,故事易读,感情丰沛,至少在我看来,这本书满足了原本的期待。
前三章是铺垫,借弄堂、流言和鸽子对民国上海的人情事况进行喻象式的叙述,作者的文笔足够细腻,可以在每一个章节行云流水般运用各种象征类比而不重复的言语对上海每一个时代的发展娓娓道来,却不会让人对文字生腻。铺垫过后,上海女人王琦瑶的一生就从少女时代开始。王琦瑶满足了我对女人的理想,适度的美丽,聪明,时尚,作者似乎把女人应该有的最好的品质给了王琦瑶,哪怕是她女儿薇薇,也比不上她的三分之一。边读边想,作者应该是gay,不然怎么会那么懂女人。后来再查资料,王安忆是女的。
王琦瑶一生的三个男人,一个教会了她爱情,一个给了她薇薇,一个重燃了她对生活的渴望,但除了国民党军官李主任意外坠机而死,另外两个男人都毫无担当。他们迷恋王琦瑶的美和知性,有占有的欲望,没有厮守的担当。王琦瑶在情欲面前的失守,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一次次的危机,她对生活有着很高的领悟,但感情的失败,终于间接引向了她的死亡。每一段感情开始的彼此试探,都为日后的割舍埋下伏笔,我最不喜欢这种情感,男女双方都不得自由。多讲一句少说一词都是为彼此的情感博弈添加筹码,既然一开始就顾虑重重,尔后又明确了彼此不能相守,那为了一时情欲而沉沦,导致的后果究竟应该怪谁?
王琦瑶的聪明,在感情面前是自以为是的聪明。七堇年在《澜本嫁衣》里借叶知秋写过这样的一句话,“我的感情像一杯酒。第一个人碰洒了,还剩一半。我把杯子扶起来,兑满,留给第二个人。他又碰洒了。我还是扶起,兑满,留给第三个人。感情是越来越淡,但是他们每个人,获得的都是我完整的,全部的,一杯酒。” 当年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心里阵阵悲凉,彼时还不懂情爱的游戏,只是觉得这样的象征太过心酸。这个句子用在王琦瑶身上是再适合不过了。每一段爱都是完整的,但感情的失败只会一次又一次的淡漠女人的情感。人生那么短,何苦至此。
戛然而止,王琦瑶的死很干脆,被薇薇的同学张永红的男朋友长脚谋财害命。这财,是李主任留下来了。钱财最实在,相比其他男人的索取,军官李主任临走前留了黄金条给她,够她安稳地度过日后的难关。所以,面包和爱情,如果不能兼得,还是要面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