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的时候,我学着别人列了一份详细的2018目标和计划,也收获了很多朋友的赞和鼓励。然而马上2018马上就要结束,我的五个目标一个都没有实现。
最开始学习确立目标和制定计划是高二的时候。虽然开始学习制定计划了,但是让感受到更多的是我几乎从未完成过那些计划带来的挫败感,无力感。
大学一的时候,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减肥,学好英语,阅读。到了大四,仍然是这个目标。毕业后我干脆不再给自己设定目标,倒也过得轻松了,不再自我折磨,可是也没有了进步。
所以今年年初又开始给自己设定目标,但是这一次我是那么信心满满,因为学会了制定计划的smart法则,原本是五个,但是我跟据自己的理解,觉得这三条比较重要:具体性,可达成,时间限制。比如,我要在2018看完48本书,并且写上具体要看的哪些书。虽然我现在只看了:小狗钱钱,非暴力沟通,偷影子的人,无声告白,稀缺,月亮和六便士……好像没了~
辉哥推荐的okr工作法则,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目标的可测量,而我今天想说的也是这一点。
也就是说,虽然我运用smart法则制定了严格计划,但是因为我没有反馈,导致最后放弃了我的计划。而用okr 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度,虽然只是多了一个结果的反馈,但是能看到自己完成的进度,是很有成就感,也让人觉得很有希望,所以这能鼓励我们去认真的完成目标。就像我熬夜写文章一样,虽然有可能是废话。
最重要的一点,去我今天感受到完成任务的乐趣和成就感了,能对自己有掌控感真好。
其实只要有一次成功的体验就会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只要能完成一次目标,人生就会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