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相信所有美好都将如期而至——致这场遇见
大寒已过,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间总是在周而复始的开始,人生只有开了挂的往前跑。
年轻气盛时我有着激情和梦想,也曾执着的认定新教育就是我的精神家园,并为此而奋斗,而后来,一场变故,一场我不得不承担的责任,让我妥协。在这个年纪,这个时候,我不再蹦跶,现实生活的压迫,柴米油盐的生活琐碎,哪里还能看见诗和远方。
原本就按照自己设定的生活轨迹走下去,然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我只能选择一个我熟悉又有希望的地方重新开始。
这场遇见就从2017年9月20日说起……
这是六年级十班的孩子们,孩子们阳光、快乐、乖巧,但内心极度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可能是因为前期频繁更换老师,可能是班级成绩不佳……原因种种不说也罢。
呵呵,看来孩子们和我一样,都是没伞的孩子,必须学会奔跑……
课程与我们
爱国是炎黄子孙的不解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所有人生活的年代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战争,牵扯到国破家亡,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有的人上阵杀敌,有的人可以舍生取义……这样的精神,我们不忘;这样的诗词我们流传。
从爱国古诗词说起,相对来说,这是我能驾驭得了的课程。这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首30首爱国诗。
在晨诵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穿越在诗歌里,以讲故事的形式,走近每位诗人。有时候孩子们主动查阅资料,了解诗人,诗歌背景。有的孩子还当起了小老师,为我们来解读诗歌。他们呈现诗歌用了孩子们特有的语言,虽然有时过于稚嫩,但解读的十分到位。把课堂还原给孩子们,往往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这样的课程里,陆游的“位卑不敢忘忧国”告诫激励着我们,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感叹悲歌,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让我们震撼英雄的气概……
孩子们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表达
孩子们更是用声音在表达……
(打开链接)
http://xiaoying.tv/v/z7vP99/1/?fromApp=XiaoYing&toApp=wechat&from=singlemessage
这些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的诗词,到底留给孩子们什么?我想是培养一种崇高的品格,树立一种高尚的信仰,重建一种精神的高度。是无论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时期,爱国都是我们面对生命的一种态度。
魏晋风度之竹林七贤
《世说新语》这个课程,是我刚来的时候接触到的。一开始,接触到这个课程有点懵,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上课时就中规中矩的按照课件上,一篇一篇文言文和孩子们一起啃。下课了利用课余时间请教办公室的老师们,李爱萍老师给我推荐了一系列的相关书籍。又告诉我下载微信读书,熊猫小课。我还自己听百家讲坛的解读,搜集相关课程的资料。办公室里听教研,这个年纪的教研力量绝对是杠杠滴。李爱萍老师是南明旗下的老师,往往在我们这个团队中发挥着导师的作用,她那种认真的钻研劲让我着实佩服。然后李曼,锦娟,曹婷……办公室里哪一个不是强手,我就在办公室扮演者那个默默无闻的角色,带着耳朵,端坐在角落里,听教研。就这样对一个新课程懵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
上到竹林七贤的相关章节时,孩子们特别喜欢听这几个人的故事。但我总觉得缺点什么?可能是课件上呈现的是几个片段的文言文,从这些内容上我们对人物的理解也是支离破碎。回到办公室教研,探讨为什么学竹林七贤,也得不到什么明确的答案。
直到我们论坛的主题确定为竹林七贤,我就重新钻研起来。我分到的任务是——山涛。于是就查资料,查了不下五六十篇的论文,一遍遍的看,一遍遍的读,逐渐的和山涛近了些。然后开始写稿子,一遍遍的写,一遍遍的被推翻,就这样一篇稿子,改了也不下几十回。教研时,我们一起碰头读自己的稿子。又觉得太书面语,于是又删又改。那些天里,连海拔五千我都停了一星期的时间,因为满脑子都在想论坛,想山涛。只要没上论坛,我这稿子就定不下来。每说一次就改一次,每次说都有变动。李曼是个非常有魄力的主任,说带稿子念稿子,总觉得和观众无法更好的交流。而我们的论坛又是走专业学术方向的,稍不注意就会把大家带入瞌睡的模式。她确定了两点,一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尽量口语话。二是必须背稿子。于是,我又开始记稿子。我算了一下稿子,大致7分钟,1400多字。我总觉得脑子不灵光,记稿子很不擅长。除了上课,那一周的时间里就是记稿子,晚上回到家,陪孩子读完书,睡觉后,就躺在床上想稿子,想不起来了,半夜开灯看上几遍稿子,再记。早上定好5点二十的闹钟,起来开始就稿子。早操来的早,看着孩子们跑步时也在记稿子。到办公室我又拿着教室的音响,话筒一遍遍让同事听。他们觉得哪里不好了,我就改。再加上配乐一遍遍的磨合。这个过程每天都是焦虑,紧张,却又兴奋。终于到了论坛,站在台上很紧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说了什么,还好比较流畅的下来了。经历了这样一遍遍的打磨,山涛的人物形象在我心里也越是清晰,我不再心虚,能对这个人物侃侃而谈。也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开阔之感。突然也明白,这样的课程不单是是要习得文言文的语感,浸润这样的文化,更是想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拥有审辩式的思考,更丰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从这样的课程中品魏晋名士的风流,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人生方式,知道他们怎样做事,怎样面对朋友,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学术理想,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命。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世说新语》想告诉我们的。
吉檀迦利之旅
当阳光逐渐亮起,当我们踏进教室,当我们开始晨诵《吉檀迦利》,伴随着我们的声音,我觉得周围的花儿更亮丽了一些,阳光更明亮了一些,一股神圣的、圣洁的气息伴随着我们。每天就是这样开始我们的朝圣之路。
拿到这个课程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喜欢。那是第一天上课。
可我渐渐地刚开始的这种兴奋在减退,越上觉得越难,越难越不知道怎么上。不教研根本不敢上。我觉得这种带有哲学韵味的诗,不是多读就可以领悟到是诗人的表达的。
于是,就思考,教研为什么在六年级会设置这样的课程。
为什么是吉檀迦利?
因为课程的实施对象是学生,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六年级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小学高段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前期。埃里克森曾经指出,一个人大约从12岁开始进入心智发展的第五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成长的主题需要是:身份与角色的困惑。接受自己生理上的变化,【有女孩月经初潮来临,有男孩开始变声】进入青春前期。界定自己在同伴中的身份,以及对于异性的身份。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遭遇迷茫,会追问我是谁,会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找出自己适应世界的方法……
《吉檀迦利》是给自己心中神灵的献诗,可以在此时为孩子加以引导,为其灵魂浇注营养的同时,从而帮助孩子更是帮助我们自己找到自我。
在办公室,我们的教研近乎热烈到激烈的程度,在教室我和孩子们一首一首啃,结合自身经历,结合孩子们的变化等来加深他们对诗句的理解。从最初的不太情愿,到如今的期盼和享受,这一百多个日子,孩子们饮食着这些珍贵的文字,并用他们的歌唱和生命应和着这美妙的呼唤。
我们走在朝圣的路上,我们在不断地寻找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跳绳比赛
本学期进行了年级组织了一次跳绳精英赛。赛前,我们做了精心的准备。仔细挑细选了20个精兵强将。用了两周时间,每天课间操,我亲自计时测量。每个孩子在上场前,情绪已被我调动到爆表的程度,一个个严阵以待,准备使出看家的本领。
到我们班时,我在旁边真是为孩子们捏把汗。不过孩子们个个身轻如燕,尤其是我班王柏林那速度快到我都嘴皮子都跟不上数,个人单项赛他应该是冠军的,数的同学出错了。不过这有什么呢,他的确超级棒。和我预感的没错,男女生在团体赛爱中分别获得了二、三名的好成绩。
这次比赛,这次获奖的经历。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了,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无形中也提高了。这对一个渴望得到肯定的班级是多么重要。我看到了,孩子们发自内的笑,为自己,更为了班级。
静心练书法,养成好习惯
刚带上这个班没几天,我就发现孩子们的习惯不好。上课,不听课的一大片,游离的,做小动作的。字呢,写的不能看,没写的几个漂亮的,而且整体的字过于浮躁,随便画画给老师交差就可以了。可我偏偏就看不过眼。于是和家长会商议,买了字帖,准备从练字开始,培养他们的习惯。
孩子们躁动的心态得到了调整,上进心、责任感、意志力、自我控制力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俗话说的“静以修心”“宁静致远”“一静可以制百动”真的是会奏效的。
写作之旅
开学写了几次作文,我就发现了孩子们作文中的问题。基本的标点不会用,一逗到底。流水账一大片。无内容可写,空洞,言之无物。表达不真实,东拼西凑,支离破碎。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以上问题,要想写出好作文,非一朝一夕可完成的。于是,我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
分类指导初奏效
叙事作文
针对“流水账”现象。我仔细翻阅孩子的作文,作文的通病都是过于偏向“叙”、“记”,光叙事情的顺序,记录每一个细节,而忽视了叙事作文的“思”、“议”,这些作文的枝叶,光剩下一副骨架,自然文章也就成了干枯的秃树,吸引不了人。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对孩子们来讲,生活的经历不算丰富,每天固定的生活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公式化的记忆,叙起事来自然也就成了“流水账”。但孩子的生活细节是丰富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有着不同于我们成人的观察范围、观察视角、观察兴趣,如果能将这些详细的叙述出来,作文自然也就丰富了。
思,就是想。联想和想象的运用。为此,我给了孩子们一个场景,我刚上课的十几秒的动作,语言。让孩子们来写。
看,这就是“思”。针对老师的动作,小作者立刻在脑海中产生了反应,这是一种本能,如果善于捕捉,短短的一句话,便让作文生动起来。我们一定要培养这种捕捉能力。
议,一个人叫说,两人以上就问题发表观点就叫“议”。
在作文中,好多孩子,为了把事情叙述更清晰完整,一贯采用语言描写,就是把人物对话记录下来。全篇充斥着你说我说,说完了,文章便到此收尾。平时说话可以这样,但作文是语言的精华,简单实用才能吸引读者。
议是看法,观点的表达,尽量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越少越好。议时要注意有问才议。
例如:在孩子的一篇习作中,几个同学关于元旦装饰教室发生争执,这就产生了问题,如果一笔带过写结果,文章也就没有一点波澜。但反过来将几个同学的讨论的话写下来,文章就有了趣味。
写人作文: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外貌描写首当其冲。对外貌描写我们迁移运用了课文《一面》对鲁迅的六次外貌描写。在这课,我们共同探讨写法。
抓特征。不能面面俱到,要有特征,不需要把五官能写的都写了,依然给人留不下深刻地印象。那就要抓住这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最大不同点。
要通过描写表现人物性格,为表达的中心服务。如果只是单纯写外貌,就会失去外貌描写的意义和目的。
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课文《穷人》这一课中,我们终结了本课心理描写的两大特点,来进行运用。
直接刻画人物的心理。采用的一般是“他感到……”“他想起……”这样带有标志性的词语的句子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这也是稍作指导孩子们就可以用上的。
用神态、语言、动作反映人物内心的变化,这一点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写作方法。
《穷人》续写:
写景作文
写景的文章,我着重训练了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期中考试,我们的作文是篇写雨的文章。由于没有细致的指导,孩子们作文很失力。所以,在后来的作文训练中先是积累语言,像写了关于秋雨、第一场雪的作文,都是事先在写作的前一周就让孩子们搜集素材,好的文章,精彩的片段,进行积累。写前让孩子们去仔细观察,去感受。作文写出来后,还是有大的改观的。
小处着手细雕琢
把事写具体
例如我班碧林在写一边关于关爱的作文时,就出现了上述问题。妈妈看见了赶紧过来,把我拉出来,我当时差点淹死了。
太笼统。文章就没有一点张力,显得平淡无奇。如果能加入妈妈此时的神态,语言描写和我当时被淹在水里的那种窒息的感觉写出来,是不是表达的效果能好一些。修改后的能明显好些。
当然,一篇好的文章仅仅会运用技巧是不够的,也不是优美词句的堆砌就是一篇好文章。好的文章更要重视的是表达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就算再质朴也是美的。
把话写真实
在前两年的写作中可能都是自由写作,所以孩子们的作文天马行空,热闹非凡,各种虚构都有。这就造就了写一篇写事作文,一篇下来全是不合逻辑的编造,这样的文章又怎么打动读者。要想写小说这类的文章那也得真实经历,或是有生活的原型,才能写的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推荐阅读、写读书笔记
根据写作内容,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写作内容相关的文章,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对感触深的地方,鼓励他们做读书笔记,积累表达的语言和素材。(可以随文批注,可以摘抄,也写读后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训练语感,语言的风格,表达的提升,都得靠大量的阅读。
不能盲从,悟成长
来到新港的100多天里,每天都在赶路,每天都在读书钻课程,海拔五千也在写,熊猫书院也在上。每天都在高速运转,忙,忙,忙什么了?静下心来想想,觉得都在盲从。真正意识问题时是和同事间的那场谈话。说起到一些敏感的词时,没有压制住自己居然泪崩了。我都没好好地想过自己到底要什么?一连几天,我都特别安静,想了很多。顿悟了。觉得不在的这几年遗失了太多。反思自己,来年的模式已为自己设定好:恶补。让自己的成长穿越刺痛迎接美好吧。
新春伊始,我们重新出发
写作组坚持每天写日记和读书笔记……
相遇是美丽的,我和孩子们在这间教室里,学习着,悦纳着,思考着,交流着,成长着……
遇见,让我们彼此成就最好的自己。
我真的相信,一切我所期待的美好,都将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