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出去买炸鸡是碰到两个接学生的家长在说话,内容大致是学校要将上十休一天改成上五休二,两人就在那里抱怨学生回到家就知道玩手机,刚好那俩人的孩子我认识,他们均是班上前几名的好学生,基本不打游戏,而现在在他们家长口中却成了爱玩手机的坏学生。
当时我就在想,现在家长与人谈论自己的孩子时似乎就剩下了贬低,他们将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努力视而不见,却将孩子的缺点无限放大,并将所有的过失推卸到手机身上,而不是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我曾不止一次对中式教育有过怀疑,我在学校学过很多知识,我知道中国的领土面积是多少,却不知道一亩有多少;我可以解出二次函数,却对东南西北分不出来;我可以将勾股定理运用的无比熟练,却分不出来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在哪里。
上学的时候,每次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妈妈总说我不好好学习,放假回家就知道看手机。
记得九年级有一次发烧39.1°,老师知道了并不是第一时间通知我家人把我接走去医院看一看,只是让我爸爸给我送退烧药,而当时的我竟然对这件事表示支持,当时我竟然担心会不会因为发烧而耽误了学习。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当时的我第一时间担心的不是身体而是学校。
这个世界很奇怪,学校教会了我们许多知识,却没有教我们如何去医院挂号拿药,如何坐飞机高铁。
全国父母教育孩子似乎有一套统一的话术,他们总是将自己当时的条件和现在的条件做比较,以此来衬托他们的不易。
……
“好热啊!”
“热?那你就要好好学习以后坐在办公室里。”
……
“这个面包好好吃啊!”
“那你要好好学习,以后就可以天天吃了。”
……
好像在有些父母眼中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综艺,里面有一个家长在分享自己一年级的孩子在寒假里做了270多份试卷,7本大题,50多页的自打卷,她说的时候神情自豪,似乎孩子做这么多的试卷是理所当然的。
现如今某些父母真的该思考一下学习的意义,如果为了成绩而抹杀了孩子的天性那真是得不偿失。
我所说的并不是全部家长,只是个别极端的父母。至少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对我没这么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