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不认为自己在沟通上有什么问题。
直到朋友小A找我抱怨说自己与新同事格格不入,常常充当话题终结者。小A问有没有关于沟通的书推荐,让我想起很早以前看的一本书《沟通的艺术》。
子曰:温故而知新。对于经典的书,每一次的反复阅读,总能让人获得新的思考与见解。
直到这时,我也才想明白一个问题:相比于我们一眼就能识别的沟通高手和差劲的沟通者,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介于这二者之间,例如我自己。为什么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不存在沟通问题而沾沾自喜,却从未想过其实我可以更好?
我想,是因为我从没有体会过作为沟通高手在生活上或者职场上所带来的好处,或者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与沟通高手之间的差距。
就如小A,她说活了20多年,碰了壁之后才懊恼地发现原来自己在人际沟通上存在问题。又如同蛀牙,大多数人发现牙齿有洞只要不痛,就不会立即去补牙,而等到蛀牙真正开始痛了再去找医生的时候,牙神经基本也保不住了。
什么样的人能够称为沟通高手?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与沟通高手的主要差距是什么?
01
拥有多样的行为反应
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沟通高手总是有多种应对措施可供选择,并且他们往往会从中挑选出一个对自己最有利,对他人最有效的方式运用。
当一群同事聚在一起聊天时,如果某个人一直说着关于地域歧视的笑话,而你刚好是这个被歧视地域的人,我想你一定觉得被冒犯了。想象一下 ,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你可以保持沉默,因为你知道一旦开口了,引发冲突的风险要高于它带来的好处。
你可以要求第三方提醒说笑话的那个人,让他注意言谈间的攻击意味。
你可以暗示说笑话的人,让他感受到你的不舒服。
你也可以针对朋友感觉上的迟钝开个玩笑,期望能借着幽默缓和你言语上的攻击性。
你可以坦白地说出你的不适,并且要求朋友停止谈论这个笑话,至少不要在你身边说。
你也可以直接叫他不要再说了。
沟通高手能够拥有多样的行为反应,他们拥有自己庞大的沟通行为资料库。
而许多差劲的沟通者做出回应的方式却十分有限:有些只会说笑,有些总是带着攻击性,还有一些无论在任何的场合都沉默不语。就像只会弹奏一种旋律的钢琴师或是只会做特定几道菜的厨师一样。
02
挑选恰当行为的能力
拥有多样的行为反应只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沟通高手拥有在不同的情境中挑选恰当行为的能力,他们知道在什么情境下做出怎样的行为是最恰当的。
当你无法做出决定要做什么反应时,可以试着像沟通高手一样,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是沟通的情境。时间和地点常常会影响我们的表现,例如在对的时间向老板提出加薪,你可能会得到很好的结果,如果刚好撞在老板暴躁的枪口上提加薪,这种贸然的请求可能导致事与愿违。
二是你的目的决定你的选择。假如你是刚入职,想增进与新同事的感情,那么共进午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会是不错的选择。假如你是刚入职,相比之下更想保有自己的隐私,那么与同事相处时做到冷静和礼貌是更明智的选择。
三是对他人的认知也会影响你的决定。如果是和一个敏感的人相处,那么你做决定一定要非常谨慎并且事前得到对方的支持;如果你与一个值得信任的老朋友相处,那么你可以直率地说出心里话。
03
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
我们很容易将同理心和同情心混为一谈,但两者的概念是不同的。同情心表示你用自己的观点来看别人的困境,进而产生悲悯之心;而同理心是指你用对方的观点设身处地地思考他的处境进而感同身受。
沟通高手的同理心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考虑:
第一,同理心包含获得观点——一种采用另一个人观点的尝试,这需要终止你的论断,将自己的意见放在一边,同时试着去了解对方。
第二,是同理心的情感面向,使我们更贴近地去体验别人的感受,去感受他们的恐惧、喜乐、伤心等感觉。
第三,是真诚地关心对方的福祉,不光是和对方有一样的想法和感受,而是更进一步,真诚地关心他们的福祉。
与具有同理心的人相处往往让人如沐春风,回忆一下那些你遇到的具有同理心的人,与他们相处是不是很舒服自在?
04
自我监控
同理心能够帮你更好的了解别人,而自我监控能使你更好的了解自己。沟通高手常常观察自身的行为并借此调整自身的行动。
善于自我监控者会不断地质问自己“我做得怎么样”,如果发觉答案不是积极的,就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了解了沟通高手的四个特质,如何才能成为沟通高手呢?
我们学习任何的新技巧都需要经过以下的几个阶段:
1、意识觉醒期
这是你第一次意识到新技巧可以带来一种全新且更好的行为方式。在看《沟通的艺术》时让我意识到,其实对于沟通,我能向那些沟通高手学习,做到更好。
2、笨拙期
正如你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或开车时一定有过笨拙的经验,初次使用新技巧与人沟通的时候同样也会有些尴尬,正所谓“人前光鲜,人后辛苦”。
3、熟练期
如果你继续保持练习,克服了初期尝试的尴尬,虽然你仍然需要思考自己正在干的事,但是你已经能够熟练把握自己了。身为沟通者,你可以将这个阶段看成是由大量的前期思考与计划以及好的结果组成的。
4、整合期
当你没有特意去思考一件事情,却能表现得很好时,这一阶段就是整合期了。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行为举止是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你行为资料库的一部分。
沟通能力并不是一种要么具备要么缺失的特质,更正确地说,它是一种程度高低的状态。
今天我们谈到沟通,目标并不是成为一个“完美无瑕”的沟通高手,而是使用以上的技巧,让自己在沟通中获益匪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