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种时间》这本书中提到的主动管理“生存时间”里给到读者“5”这个运动员密码,今天就顺着作者的思路,用密码1打开我内心的第一把锁头。
密码1:了解自己,知道“我是谁”
我了解自己吗?
对于这个问题,自己一直有一个模糊的感觉,但是一直未能具体深究,甚至有的时候本能的有些抗拒,或许是因为自我剖析是痛苦的,活在自我想象中挺好。从这一点上看,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
感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做选择、做事、做决策的计划性不强。
2、内心缺少足够多的行动准则,或者说原则性不强。
3、时常逻辑混乱,抓不住重点,主次不分,没有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4、对于内心欲望的目标感强,比较有冲劲,但韧性不够。
5、想法多,但落实到行动的少,落实到行动并持续推进最终取得成果的更少。
6、患得患失,不够自信,遇事经常拿不定主意。
7、内心渴望改变,渴望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果断,更加理性,更加沉稳。
我处在行业或领域中的什么位置?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首先,我所处岗位在行业内的标准自己还无法一一列出;其次,就算列出了标准,结合自身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在业内属于什么水平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评估;最后,自己感性认知自己的能力水平甚至都达不到行业水平,更别谈在什么位置了。
回答不出上面这个问题,正是我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准确定位就无法确定努力方向。
我的天赋是什么?核心能力是什么?如何发挥?
尚未发现自己有什么天赋,也没真正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若真要说点什么的话,一是我的换位思考能力比较强,能够较好感知他人的感受;二是乐观,韧性比较强,自我治愈能力比较强,凡事能忘好处想;三是自我驱动力高,不安于现状,喜欢折腾,愿意接受挑战。
对于上述的能力和优势,对于我来说如何才能发挥好,从历史经验来看,需要好“教练”有效引导和激发,这里的“教练”可以是家人、领导、老师、书籍等,但前提是我内心认可的。
我与同领域的顶尖选手相比,短板在哪里?如何弥补?
还是需要找出行业标准,并根据所处行业标准,找出顶尖选手对标,并为自己定下目标和计划。当前自己觉得短板在专业性和资源整合能力上欠缺。
我的能力和热爱是否与行业相匹配?
相匹配
我是否获得了这个阶段的正面评价?
内部总体评价是正面的,但尚未做过外部的横向对比,也未主动收集过来自上级、平级和下属的评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