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是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湘西的边缘小镇茶洞镇为背景,记述了小镇秀丽的风景和村民质朴善良的生活。
很多人读过之后,都觉的美,风景美,民风美,那段求而不得的爱情也美得让人心疼。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本书其实是沈先生婚外情中压抑逃避的产物。
沈从文在中国公学当老师时认识了作为学生的张兆和,从此视她为女神,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当时的张兆和出身名门,人长得也漂亮,追求者无数。对于沈从文这种小学没毕业,性格还木讷的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虽然一直被拒绝,但沈从文却没有放弃,他一直坚持给张兆和写情书,他说:“在青山绿水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就是这种动人的词句最终打动了女神的心,1933年9月9日,沈从文在北平中央公园与张兆和结婚。
奈何自古文人多风流,过了开始的几年如胶似漆,两人之间的矛盾尽显。
沈从文是小说家,他追求浪漫,对爱情多少掺杂了一些幻想,就像他的作品充满诗意,如梦如真。但张兆和不同,她是个务实的女人,不喜欢穿高跟鞋,不喜欢烫头,不想无所事事的做一个大小姐。
她在给沈从文的信中写到:“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穿的用的无所谓讲究不讲究,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这些生活琐事说大不大,却让激情退去后的沈从文对婚姻有了些别的看法。
就是这时沈从文认识了另一个让他爱慕的女子——诗人高青子。当时,沈从文去拜访熊希龄,高青子正好在熊希龄家做家教,两人因此相识,双方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
一个月后,两人再次相见,高青子故意按照沈从文小说中描述的情节打扮自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沈从文的好感。沈从文心领神会,于是两人越走越近,开始了一段纠缠不清的感情。
虽然又一次感受到了爱情,但这件事却让沈从文陷入了苦恼。他深爱着张兆和,却也放不下高青子,他甚至去拜访了林徽因,想从她那儿得到一些解决办法,但最终无果。
《边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沈从文说《边城》是他将自己“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而这种“受压制的梦”是“情感上积压下来的一点东西”。他塑造了美好的女孩翠翠,天真活泼,有着美好的人性,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书中翠翠的爱情之路并不顺遂,一面之缘让她爱上了船总的儿子傩送,但也仅仅是把这段情压抑在心里。没想到的是,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翠翠,在知道弟弟和翠翠本是两情相悦后为了成全弟弟,天保选择去闯外滩,结果出了事没能回来。
天保的死让傩送一家对翠翠和老船夫产生了嫌隙,这是两家人之间的结,解不开也忘不掉。最后傩送也选择了离开,留下翠翠一个人守着渡船,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的人。
这个有点悲伤的结局也许就是沈先生当时内心情感的表达吧,难以抉择的压抑,想要逃离的心情,都毫无保留的写进了书中。
回归现实,现实生活里,长久的婚姻最终还是战胜了短暂的婚外恋,高青子选择了退出远赴英国,据说后来嫁了个工程师。沈从文和张兆和也一起生活了下去,生儿育女,白首终老。
感情就是这么让人捉摸不透,不过还是期望可以遇见爱情,在正当好的年纪遇见那个正当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