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故事371
秦王嬴政平定了嫪毐之乱,将太后软禁在棫阳宫,自己返回了咸阳。尚父吕不韦害怕被治罪,假称患病,不敢出来拜见。秦王想要一并诛杀他,询问群臣的意见。群臣大多与吕不韦有交往,都说:“吕不韦扶持先王即位,对国家有大功。况且嫪毐之事没有当面对质,是否真实并无确凿的依据,不应该连坐吕不韦。”秦王只好赦免了他,但仍然不甘心,于是罢免了他的相国之职,收回了相印。
这一年夏四月,天气异常寒冷,降下霜雪,很多百姓被冻死。民间都议论:“秦王流放太后,儿子不认母亲,所以出现这样怪异的天象。”
大夫陈忠进谏说:“天下的儿子都有母亲,应该迎接太后回到咸阳,以尽孝道,或许上天的灾异会有转机。”
秦王大怒,命令剥去他的衣服,把他按在钉板上,用棍棒打死,然后将他的尸体陈列在宫门前,张贴榜文说:“有因为太后之事来进谏的,以此为戒!”但秦国的大臣还是不停地进谏,前仆后继,秦王就一个接一个地杀死他们,前后一共诛杀了二十七人,宫门前的尸体堆积成山。
当时,齐王建到秦国朝拜,赵悼襄王也去了,一起在咸阳宫畅饮尽欢。他们看见宫门前的死尸,询问原因,无不叹息,暗中议论秦王的不孝。
沧州人茅焦正好游历咸阳,住在旅店里。有个同住的客人偶然谈到了这件事,茅焦一听,气愤地说:“儿子囚禁母亲,天地颠倒!”让店主准备热水,说:“我要沐浴,明天早上到宫门前向秦王进谏。”
一同住店的人笑着说:“那二十七个人都是大王平日亲信的大臣,他们进言尚且不被听从,一个个无辜受死,难道还会少了你这平民百姓吗?”
茅焦说:“如果进谏的人止步于二十七人,那么秦王就再不会听从了。如果二十七人之后还有人锲而不舍地坚持,那么秦王听不听也未可知呢。”大家都笑他愚蠢。
第二天早上五更,茅焦向店主要了餐饭,吃得饱饱的。店主拉住他的衣服,想阻止他,茅焦割断衣服毅然离开。同住的人估计他必死无疑,一起瓜分了他的衣物行囊。
茅焦来到宫门前,伏在尸体上,大声呼喊说:“我是齐国人茅焦,希望上谏大王!”
秦王派内侍出来询问说:“客人所进谏的是什么事?莫非涉及王太后?”
茅焦说:“我正是为此而来。”
内侍回去报告说:“客人果然是为太后之事来进谏的。”
秦王说:“你可以让他看看宫门前堆积的尸体。”
内侍对茅焦说:“客人没看见宫门前累累的尸骨吗?难道你竟然不怕死?”
茅焦说:“我听说,天上二十八星宿降生到地上,就成为正直的人。现在死的人已经有二十七个了,还缺一个。我来这里,无非是想凑满这个数而已。古代圣贤谁能不死,我又怕什么呢?”
内侍回去报告,秦王大怒说:“狂妄之人,故意触犯我的禁令!在庭院中烧一大锅热水,把他活活煮了,看他怎么能在宫门前留下全尸,为那二十七人凑数!”秦王手按宝剑坐着,眉毛倒竖,口中吐出唾沫,怒气冲冲不可遏制,连连大喊:“召狂妄之人来受烹煮!”
内侍去召茅焦,茅焦故意放慢脚步,不肯快走。内侍一个劲地催促他,茅焦说:“我见到大王就死了!让我缓一刻有什么害处呢?”内侍可怜他,就搀扶他上前。
茅焦来到台阶下,跪拜叩头,上奏说:“我听说,活着的人不忌讳谈论死亡,拥有国家的人不忌讳谈论灭亡,忌讳灭亡的人无法得到生存,忌讳死亡的人无法得到生命。生死存亡的计策,是明智的君主最为关心的。不知道大王想不想听呢?”
秦王的脸色稍微缓和,问道:“你有什么计策?可以试着给我说一说。”
茅焦回答说:“忠臣不进谄媚顺从的话,明智的君主不做狂妄悖理的事。君主有悖理的行为而臣子不进言,这是臣子辜负他的君主;臣子有忠诚的话而君主不听从,这是君主辜负他的臣子。大王有违背天理的行为,而大王自己不知道;臣子有逆耳的忠诚之言,而大王又不想听,我担心秦国从此危险了。”
秦王露出惊恐的神色,陷入了沉思。良久,脸色更加缓和,说道:“你所说的是什么事?我愿意听一听。”
茅焦说:“大王现在难道不是把统治天下当成最重要的事吗?”
秦王说:“是的。”
茅焦说:“现在天下之所以尊重秦国,不只是因为威力的缘故,也是因为大王是天下的雄主,忠臣和勇士都聚集在秦国朝廷的缘故。现在大王车裂假父,有不仁之心;用袋子打死两个弟弟,有不友爱的名声;把母亲迁到棫阳宫,有不孝的行为;诛杀进谏的士人,把尸体陈列在宫门前,有仿效夏桀商纣统治的嫌疑。把统治天下当成最重要的事,而所作所为却是这样,怎么能使天下人信服呢?从前,舜侍奉品行恶劣的母亲,克尽孝道,被提拔为帝,而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比干,天下人都背叛他们。我知道自己必死,只是担心我死后,再没有人步二十七人的后尘来进言。怨恨和诽谤日益增多,忠诚的有谋略的人闭口不言,朝廷内外离心离德,诸侯都将要背叛。可惜啊!秦国的帝业即将成就,而失败却从大王开始。我的话说完了,请受烹煮吧!”茅焦站起身来,解开衣服走向大锅。
秦王急忙走下殿,左手扶住茅焦,右手指挥左右的人说:“撤去大锅热水!”
茅焦说:“大王已经悬挂告示,拒绝进谏,如果不烹煮我,则无法树立信用。”
秦王又命令左右的人收起告示,让内侍给茅焦穿上衣服,请他坐下,道歉说:“以前进谏的人,只是数落我的罪过,从没有清晰地指明存亡的大计。上天派先生来启发我的愚昧,我怎敢不恭敬地听从!”
茅焦再次跪拜进言说:“大王既然愿意听从我的话,请赶快准备车驾迎接太后。宫门前的死尸,都是忠臣的血肉,请求予以收葬!”
秦王立即命令官吏收殓二十七人的尸体,分别准备棺木,一同埋葬在龙首原(在今西安市境内),立碑为“会忠墓”。这一天,秦王亲自去迎接太后,让茅焦驾车,向雍州进发。
车驾将要到达棫阳宫时,秦王先派使者通报。他跪地前行,见到了太后便叩头,大声痛哭,太后也流泪不止。
秦王领着茅焦拜见太后,指着他说:“这是我的颍考叔啊。”
这天晚上,秦王就在棫阳宫歇宿。第二天,请太后登上车辇前行,秦王在后面跟随,千乘万骑,簇拥如云,路上观看的人无不称颂秦王的孝顺。回到咸阳后,在甘泉宫中置办酒宴,母子俩欢快地饮酒。
太后另外设宴邀请茅焦,感谢说:“使我们母子又能相会,都是茅君的功劳啊!”秦王于是任命茅焦为太傅,爵位为上卿,又担心吕不韦再与后宫私通,把他遣送出都城,令他居住在河南的封地中。
各国诸侯听说文信侯回到封地,纷纷派遣使者去问候,争相邀请他担任相国,路上的使者络绎不绝。秦王担心他被其他国家重用,成为秦国的祸害,于是亲手写了一封信,赐给吕不韦。信的内容是:
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封给你十万户?你与秦国什么亲戚关系,号称尚父?秦国对你的赏赐够丰厚了!嫪毐的叛逆,是由你开始的。我不忍心诛杀你,让你回到封地。你自己不知悔改,又与诸侯的使者交往,这不符合我对你的宽容之意。你与家属必须迁徙到蜀郡的以郫(今四川省郫县)城,作为终老之地。
吕不韦接到信,一口气读完,发怒说:“我散尽家产,扶持先王即位,功劳谁能相比?太后先与我有关系而怀孕,秦王是我所生,谁能比我亲近?秦王为什么这样辜负我?”
过了一会儿,又叹息说:“我是商人之子,用阴谋夺取国家,淫乱别人的妻子,杀害别人的君主,灭绝别人的祭祀,皇天难道能容下我吗?今天死也晚了!”于是在酒中放入毒药,喝下之后便死去了。
府中受过他恩惠的门客一起把他的尸体偷运出去,悄悄埋葬在北邙山下,与他的妻子合葬。后来,北邙道的西边有一座大墓,民间传说是吕母冢,大概是人们忌讳吕不韦的埋葬之处。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