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软的我们,造就了四年“睡渣”老大
娃的自主入睡,一直是我们这几年最头疼的事。
老大从小是个睡渣。
在老二出生前,四岁的她,从来不肯自己单独睡觉。不但要陪睡,夜里她还自动醒来一两次,确定旁边有人才能继续入睡。
在过去的四年,我基本每天要花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侍寝,取决于那天她是否放电充分。等她睡着我再悄悄爬起来,享受难得的自由。
但这个如意算盘经常有翻车的时候。
经常陪着陪着,自己也睡着了,半夜醒来发现牙没刷、衣服没换,一身臭汗。是起来洗漱还是视而不见?无论哪种,都很尴尬。
这期间,不是没有尝试训练,让她自主入睡,但在她“高粘度”“高需求”下都失败了。
曾经有妈妈群的宝妈,出于好心告诉我“锁住房门,留宝宝在自己的房间,任她哭、任她捶门,也得狠心别进去,否则前功尽弃,大概一个星期就能完成强制分房了”。这种极端的方式,我请教过的助产士和幼儿园老师,她们都强烈反对,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种“冷暴力”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会有多严重。
另外我们是真狠不下这个心。这种方法,先不论是否有效,和我们的育儿理念相去甚远。心软的我们,可能听宝宝哭几分钟就缴械投降了。
但今年年初,进入二胎后,我才发觉让娃分房和自主入睡的紧迫性!虽然我们早早就已经给她安排好小房间了,架不住她自己经常跑过来加塞。
我经常是前面老二,后面横躺着老大。频繁夜奶让我已经严重睡眠不足,俩娃共处一个房间,严重影响了彼此休息。
在某一天,我终于无法忍受这种前后夹击的辛苦,好不容易睡下还时不时挨上老大的拳头或者飞毛腿。
那时候我开始认真考虑让老大自主入睡和分房的问题。
02 尝试抢救下“睡渣”老大
后来我们开启了给老大“洗脑”之路。为此我们真是抓住身边一切机会和能引导的方式,尝试老大分房和入睡。
1、自己睡的绘本
首先,我买了一堆各种宝宝独自睡觉的绘本,每天睡前都让她翻牌选择喜欢的,一起共读。
读是读得很开心,但是到她自己睡时,她又是撒娇又是不情愿,结果软磨硬泡还是她赢了,绘本的作用收效甚微。
2、参观她好朋友的房间
我还抓住每次去别家串门的机会,带她参观其他小朋友的小房间,和她展示睡在自己的房间是个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参考别家的经验,按照她喜欢的主题,布置好了房间,床也到位了,可真正入睡时,她会用各种借口起来找我们,不愿意自己入睡。
3、换爸爸陪睡吧!
这招还是有效,看来循序渐进的方法管用!
4、幼儿园老师引导
在这几年都是借助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帮汤圆戒掉了顽固的安抚奶嘴,摆脱了纸尿布等依赖。
我们也和幼儿园老师商量,尝试让老师在幼儿园,平时的活动或者绘本共读中,在独立房间自主入睡上,也多引导她,因为第三方的说教有时候比父母来得有效。
与此同时,老师也给我们建议,我们应该问问汤圆,她如果自己一个人睡觉,需要什么,比如一些睡前听音乐或者广播?或者一些小夜灯的装饰等等。
从小孩的需求出发,这点虽然我也懂得,但在老师的提醒,才让我们发觉这点恰好我们还做得不够。
后来我们引入了睡觉的投影小夜灯,投射在天花板上,她可以看着她喜欢的投影图案入睡。
5、引入陪睡安抚物
最后的杀手锏来了!
在老大四岁生日时,我们抓住这个时机,给她制造自己睡觉的仪式感和心理暗示,比如让她用最喜欢的独角兽贴纸贴满墙壁,还有买一个巨大的独角兽陪着她,这招真的管用!
老大终于愿意抱着巨大的独角兽,能完全独立自主入睡了。前提是,不能关房间门,她需要“听着”我们外面的声音才有安全感入睡。
自此我们的侍寝生涯才告一段落。
回想这几年老大“睡渣”带给我们的辛苦,还是幸福感更多些。
即使现在分房后,我们也欢迎她周末回来,重温下和她一起睡前聊天,读读故事书的美好时光。
03 总结
今年初爆出过宝妈花钱报了宝宝睡眠课,结果闹出“趴睡训练”的悲剧,已经为人父母的我们,看到这样的新闻,心有余悸,视频都不敢点开。
演员马伊琍,同时也是俩娃的妈妈,在微博愤而发声--
不考虑婴儿的需求,照搬哄睡程序训练宝宝入睡的方法都是“刽子手”。
每个娃都有自身的特点,结合宝宝自身的需求,科学引导让她顺利过渡自主入睡,才是我们想要的方法。
二胎妈妈群里经常讨论的疑惑之一是:同样自家生的娃,老大和老二甚至老三,入睡的难易都不一样。
所以大家都戏称“宝宝自主入睡”就是一门玄学。
各位宝妈可以结合自家娃的脾气和喜好,根据一些普遍的规律,从固定的流程中变通,建立起一套固定的入睡仪式,找到宝宝喜欢的入睡方式。
愿每一个老母亲都能享受夜晚的自由,也愿我们的娃入睡踏实,睡得香甜。
我是Kunkun,爱吐槽爱分享,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小汤圆在德国。更多育儿干货和德国生活见闻等着你翻牌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