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大部分是这样开始的,匆匆走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步入学校。十年寒窗,考取功名。而功名理想与否,最终,我们都要来到社会,去选择一种职业维持自己的生存。然后成家、生子,谋事,开始了漫长的一生。生存条件的好与坏暂且不提,笔者要提的是:谋生存之事,持生活之心。
鲜少有人打一生下来就家境优渥的,大部分人都要依靠自己去打拼。经历多少挫折磨难,流下多少血汗泪水,也不一定拼得锦衣玉食。怨恨、懊恼、自弃的情绪又侵蚀着你的健康,生活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没有光明进来,处处是悲苦的映像。
这时,请你停下来,停下来。不要再多想,请你把精力转移到日常生活中来。让我们的思绪专注于柴米油盐等等琐屑的事情上来,你会发现,即使简单到一顿亲手做的晚餐也会慢慢地让你积蕴力量,你会慢慢地平静下来,会发现没有雄心抱负的日子是那么的平实恬静。
阳台上的绿植蓬勃地生长着,夕阳给它们罩上了神秘的光晕。冬日的阳光显着格外的温暖,卧室的地砖上倒映着植物的影子。在外拼搏已久的你是不是有一种感动呢?
失意的你当然也要有精神上的升华,最好的方式当然是读书了。适合你的书不建议是鼓励你建功立业的励志书,而是关于名人传记或历史。知史可以鉴天下,别说像你我这等无名小卒,但凡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有谁不是几经沉浮。杨慎的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经历过人生的沉浮起落,才能有惯看秋月春风的境界呀。
传记我推荐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和王文正先生写的《不合时宜》(东坡人文地图)。苏东坡少年成名,才思广博,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全部入列唐宋八大家。他早年入仕,曾经名震朝野,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革新派意见不一,便自请出朝,宋神宗爱惜他的才华,委派他到富饶的鱼米之乡杭州任通判一职,多次建功,深得百姓爱戴。然朝中小人嫉恨他的才华,他又生性天真直率,这一生起落数次,甚至因被小人设计“乌台诗案”,险些丢掉性命。他有一首自嘲诗是这样写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但是,种种磨难并没有打垮他,却练就了他超然豁达的风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他的传奇,品他的诗词,你会随着他的经历或感慨、或愤怒、或无奈,最终会超脱。你会被他的绝世才华所震撼,你会明白人之所以会经历磨难痛苦,是为了不断地超越狭碍的自我,是完成人格升华的必经之路。经历过这些之后的你,便会明白真正使你幸福的正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看完这些, 历经患难的你,是不是感到一丝欣慰呢?享受当下的一切:季节更替、月圆月缺、文学、音乐、美食,还有与家人相处的时光,这些都是滋养你心灵的雨露。有时间和心情过着这平实恬静的生活,就会发现,拼搏谋生的目的就是拥有这些,你已经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