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们,如果你们的孩子大喊“你们再逼我学习我就跳楼”,你们会怎么办?你们由此会想到什么?你们会因此发生改变吗?
亲爱的孩子们,当你们冲着自己的家长大喊“你们再逼我学习我就跳楼”时,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知道自己内心的渴求是什么吗?知道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渴求吗?
针对“你们再逼我学习我就跳楼”这句话,从家长、孩子不同的角度会有不一样的解读;不同的家长或者孩子对这句话也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今天,我想提一个值得家长和孩子共同思考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了?”
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导下,如今的孩子从两三岁开始就被家长安排上各种亲子课堂、特长班、兴趣班,有多少家长问过孩子这班那班的是他们愿意上的吗?即使这些都是孩子最初的选择,那为什么都没有善始善终,孩子上着上着就哭鼻抹泪的不愿意去了呢?听闻多少家长抱怨孩子磨蹭、拖延不愿意写作业,甚至不愿意上学?孩子最初的兴趣爱好是怎么被日积月累的打磨掉的?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安全感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安全感都是百分百的;同样,兴趣也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身边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甚至是自己的大小便都会引发出他极大的兴趣。一个喜欢弹钢琴的孩子会不由自主的坐到钢琴边,享受从指缝间流淌出的那美妙的音乐。如果换一个场景:孩子想做游戏的时候家长要求他弹钢琴,孩子想弹钢琴的时候,家长要求他最好集中时间每天晚饭后练琴,在练的过程中还要经受着来自于每个角落的监视,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还愿意弹钢琴吗?长此以往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让孩子弹钢琴,最早的初心美其名曰是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几年后,家长们再扪心自问一下“让他弹钢琴的初心变了吗?为什么变了?”一个有着好的出发点的兴趣爱好都要经历如此这般的磨难,那些个逼着孩子学特长本就偏离了孩子兴趣爱好的结局,家长们自行脑补吧!
趋乐避害是人的本能,在打游戏和学数学之间,孩子选择打游戏是情理之中的,当孩子的兴趣点都在打游戏上,家长怎么办?一味地禁止孩子打游戏一方面破坏了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孩子不打游戏了不代表他就能把精力放到学习上,从此爱学习了。因势利导是我曾经采取的方式。
我的孩子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曾沉浸在打游戏中,而且随着不断的练习、通关,他的游戏级别水涨船高,当在周围的同学中所向披靡后开始把视野转向网络上烧钱的游戏。想把已经玩红眼的、认为“我就是游戏之王”中的孩子从游戏中强行拖拽出来是不明智的。我选择认可孩子的成就感,跟着他一起热血沸腾,在尊重他这个兴趣的基础上,鼓励他把这个“游戏王”的范围继续扩大——打美国原版游戏,这样不但把身边的小伙伴甩出好几条街,还可以在国际的游戏舞台上大显身手。如何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呢?摆在儿子面前的唯一路径就是学英语(当然先选跟游戏相关的知识吸引他入门,随后再逐渐拓宽)。我到现在都非常感谢儿子那段打游戏的时光,是那段经历促使他实现了对游戏的华丽转身,以至于至今都保持住了对英语的兴趣,因为学英语不仅仅能帮他打原版游戏,还使得英语成为了他的强势学科,成绩一直遥遥领先。
“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了?”音乐、体育、手工、写作、人际交往都是一种学习,学习成绩是学习形式之一并不是唯一。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把孩子天生具有的好奇心、探索欲、兴趣点消磨殆尽的是谁之过?尊重孩子的选择,保护好孩子天生具有的好奇心、探索欲、兴趣点,让他们长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家长们,您认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