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母训练营的第三天。
早晨一早我就起来做好了逐字版,因为晚上有会议,要到八点多才能结束。
到家后,洗澡,把娃给爸爸,九点半,我就开始了我的学习时间
现在,回来了已经十点半,孩子已经熟睡,我从床上爬起来。
我把今天的课程看了好几遍,我觉得就内容上来说,今天的要比前两天的内容要难一些。日常惯例表怎么做才有用,而不是做完了就可以的。这个是个实践出真知的问题。
晚上趁着孩子睡前,我带他做了一个睡前惯例表,仅仅列明了事项,没有标注事项对应的时间安排,因为我想观察他,看看他在每一件事上对应的态度,不评判,只是跟他说,所以今天就想先做一个表,等到后面我们共同去观察,共同去给出解决方案,我觉得让孩子自己去学会发掘解决问题的办法最重要,方法都是可以学习的,但是思考是需要培养的。
今日关键词:引导思考
R--启发式的提问,那家长引导孩子一起制定惯例表,家长可以这样说,你觉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才能让你在9点半之前睡觉呢?然后啊,引导孩子建立一个写作业的日常惯例表,先做哪门课?再做哪门课,这些呢都有孩子自己来做决定,而且惯例表当中啊,可以包括一份作业的清单,可以用表格写上语文啊,数学啊,英语啊,科学啊等等,可以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每写完一份作业之后就可以在前面打上一个勾,证明已经完成了,那家长还可以说妈妈看到你还有一个小时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你打算怎么安排你的作业时间呢?家长把安排作业的权利交给孩子,那这样呢?我们的孩子才能够逐渐逐渐的发展出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A1--话说我以前会跟孩子一起制定表格,但是通常我不能觉察自己,就会直接做了决定,没有真正的跟孩子商量,去启发教育,引发思考。
A2--现在我觉得欲速则不达,如果我今天晚上急于求成,就是想着要把孩子的睡前惯例表一定要做好,做完美,那么很大的可能性这张表没有用,或者这张表就是我一个人认可而已,我需要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慢慢来,持续做,发掘其中的问题,引发孩子去思考,而不是我就这么一挥手解决了。生活当中,就是因为我们往往太急迫,太想要去怎么样,觉得孩子不小了,再不怎么样就来不及了,可是才这么小就来不及,人生长路怎么办,在这场人生的马拉松里,看中的是持续做,不是急吼吼的向前,太急于求成,结果没有打好基础,觉得自己做的多,但是收效甚微。这也符合永澄老师说的做少得多的概念。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到我理解了永澄老师说的“做少得多”的一部分概念了,不是忙忙碌碌的就能得到,做好底层逻辑的建设,搭好框架,流程顺好,往往到后面事半功倍。
其实我这几天处于一个非常难受的状态,我找到自己的某一个突破点了,但是我又卡在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上,就是我觉得自己的方向感很模糊,我有个隐约的亮点,但是太模糊,我不能清晰的看见,于是我非常的难受。今天在看了永澄老师的三层系统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处在悖论层,当下有问题,我觉得是各个元素的关系之间的问题,我急于把各个元素都要抓在手里,而且是现在就要。当然这些元素很重要,但是时间空间不对,要拉开时间的维度来看事情,但是我还是不懂的如何整合资源、升维,还有那个不一样的东西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