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日本历史,不得不看战国,了解战国,不得不深入探究一个阶层——武士阶层。作为典型的东方文明,日本同中国一样君权神授的思想自古以来就有,可是作为一个岛国,使其又与西欧的某些方面相似。正是这样的原因,在东西文化结合杂糅的情况下,产生一个具有日本特色,并且与西欧骑士同样闻名于世的阶级——武士。
日本武士,西欧骑士这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军事群体都各自在其生活的土地上留下了可歌可泣,风云变幻的故事。那么现在让我们探究一下,这两个群体的共性与差别。
战力之比较
讨论一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日本武士与西欧骑士孰强孰弱?作为两个在世界上闻名遐迩的军事团体,它们的军事发展可以说是势均力敌,都在自己所擅长的方向不断进取有所突破。不过也正是如此,武士与骑士分别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欧洲人不断改进盔甲以打败刀剑的过程中,日本人却在不断改进刀剑以打败盔甲。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骑士的盔甲越来越坚固而且武装到牙齿,武士的刀却越来越锋利削铁如泥。
在这里先给大家说明几个常见的错误观点。
第一,太刀凌驾于其他一切武器护具之上。很明显,这个是观点是错误的,不说西欧的完美盔甲太刀能否穿透,就连日本人自己的铠甲太刀都无法完全刺穿或者说割裂。因此日本除了拥有太刀、日本刀这样的长刀之外,还会备有一把叫做肋差的短刀,这把刀并不是用来剖腹自尽的,而是用来凭借武者个人技巧切断对手盔甲之间的连接物(通常是铁楔)从而置对方于死地的。
第二,日本的铠甲都是竹甲。这个常识更是错误的离谱,尽管日本确实缺乏矿产资源,可是对于战争各位大名还是不会吝啬的。再加上可以从明朝进口,完全可以满足日本军事上对铁的需求。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也许古日本有过穿竹子盔甲的经历,可是在日本战国,基本是完完全全的铁盔甲,当然不排除有的低等战士在战争中没有盔甲。(在这一点上360百科都是错误的。)
第三,骑士的盔甲非常笨重,移动相当的迟缓。骑士相对于武士来说,迟缓是肯定的,可是好莱坞大片里的那种程度就近乎智障了。如果在战争中,军队主力都是那种状态,估计只有等待死亡的可能。用于徒步战斗的板甲是一种性能平衡,有机动性的装备,有时甚至也是用回火调质铁制成。它很适合穿去战斗,而并不是好莱坞出产的那种笨拙、累赘的玩意。除非你已经确确实实地穿过这种优异的板甲,你不会真正知道,它到底会影响一个骑士的活动能力多少。
经过以上观点的讨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尽管日本的盔甲没有想象中垃圾,可是也无法与西欧的完美盔甲相提并论;尽管日本的太刀确实锋利无比,可是也并不是凌驾于任何防具之上;尽管西欧的盔甲确实比较笨重,可是却比我们想象中灵活,而且其整体性让日本武士所擅长的用肋差解除防具的手段不好展现。所以,如果是一对一的战斗,应该是打个平手,因为西欧骑士的装备从整体上看,对日本武士是有所碾压的。
那为什么说打个平手呢?请接着往下看。
我们接下来从大军团作战的角度来考虑两个军事团体孰强孰弱。
在日本,有所谓的“武艺四门”,即弓术、火枪术、剑术、马术。火枪术暂且不提,我们讨论冷兵器时代的比较。前面说过,日本关东是武士的主要发源地,还是马的主要产地,建有很多牧场。因此日本的骑兵是日本作战主力,即所谓的流镝马,并不是大家所想的很多武艺高超的武士在一起混战。而且日本的骑兵多是骑射轻骑兵,弓一直到战国时代一直是合战的主力兵器,当时战斗的负伤率百分之八十左右都是弓伤,可见骑兵与弓兵在日本军队中的重要性。
除了骑射兵之外,日本还比较常见的兵种有枪兵和近战步兵。看日本很多书里都会提到“一番乘”、“一番枪”、“一番刀”这些词,这些词代表的意思分别是最先骑马、负枪、持刀冲入敌阵的战士,这些战士被视为一场战斗中的大功臣,会受到更高的奖励。这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日本的主要兵种就是骑兵、枪兵、还有持刀的近战兵。
反观西欧,在经过一系列变化与改革后,骑兵也变成了中世纪军队作战的主力。不过不同于日本,西欧的骑兵在于冲击二字。冲击骑兵的战术是诺曼人在南意大利首先采取的一种战术,且在之后的400年里没有任何步兵能与之抗衡,这个战术的秘诀在于骑兵改变了作战方式,以人马一体方式冲击,骑枪夹在臂下,用马力冲击,冲击后松开手臂以便于卸力,而骑枪基本上是一次性的,这么做的优势在于可以把战马的全速冲击加上骑士连同盔甲的重量转化为重力加速度全部集中在骑枪的尖端,这个冲击力在中世纪基本就是无敌的了。
这种战术比起之前的骑兵手持长矛作战,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能把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发挥到极致的,除了这种骑兵的花销实在太大,训练时间太长以外几乎没有缺点,乌合之众的军队在其面前不堪一击,就算是精锐的部队也很难幸免。
这种战术东方的骑兵能不能抗衡?答案是能。众所周知,蒙古骑兵风靡一时,席卷欧洲。如果不是蒙古内乱军队回援历史可能会改写。尽管西欧骑兵拥有很强的冲击力,但是蒙古骑射手根本不给冲击骑兵以冲击的机会,冲击战术对付的,就是堂堂之阵,蒙古骑兵恰恰没有固定的阵型,以放风筝的战术加上极好的耐力,足以磨死任何冲击骑兵。
我们以波兰对阵蒙古骑兵的一次战争为例来说明。亨利的三万军队以波兰各封建领主的重骑兵为主。波兰联军列阵完备以后,博列斯拉夫公爵就率领第一道阵线发起攻击。数千波兰铁骑以泰山压顶之势猛扑上来,毫不费力地冲进蒙古阵营。蒙古骑兵动如脱兔,迅速分散以避开欧洲人的正面冲击,同时以密集的弓箭齐射攻击敌人。波兰骑兵在蒙古阵营里左冲右突,所到之处蒙古骑兵尽皆闪避,只围绕着他们不停地放箭,就是不和波兰骑士们近距离厮杀,让波兰人的长矛重剑毫无用武之地。博列斯拉夫公爵发现自己势单力薄,伤亡渐增,于是撤回本阵。
后来亨利又想到一个办法,他将波兰联军重新排列,形成一个异常宽广的正面,然后一起冲锋,逼迫蒙古人接战。亨利的战术似乎发挥效用,轻装的蒙古骑兵抵挡不住波兰联军强劲的冲击,开始败退。亨利看到蒙古统帅拜答尔的大旗也开始退却,认定蒙古军队已经战败,于是下令全力追击。波兰将士争先恐后,穷追不舍,原先整齐的阵形变得散乱不堪,步兵远远地落在后面。
波兰联军并不知道他们已经钻进了蒙古人的圈套之中。退却的蒙古轻骑兵很快迂回到波兰联军骑兵的两侧和后面,将其团团围住,而事先部署好的数千重骑兵此时突然出现,拦住欧洲人的去路,真正的战斗这才开始。蒙古重骑兵们排成一道人墙,用重弓发射一波又一波的长箭,而轻骑兵们在波兰联军侧后来回奔驰,在三十米的距离上用轻弓飞快放箭,波兰联军象牛群一样渐渐被驱赶到一起。蒙古骑兵发现他们的弓箭无法穿透欧洲骑士的盔甲,干脆专门射杀他们的座骑。跌落马下的欧洲骑士由于盔甲笨重,行动不便,往往只能束手待毙。蒙古重骑兵这时开始冲锋,用长矛和马刀一个一个地结果了这些欧洲骑士。
我们再反过来看日本骑兵呢?不得不说,元朝为我们衡量日本与西欧军队的战斗力起到了重大作用,因为强大的不可一世的蒙古不仅攻打了欧洲,在攻打南宋后他们还攻打了日本。结果众所周知,蒙古人失败了。纵然史料记载是风大导致军队的覆灭,而且进攻日本必须要登陆使得蒙古骑兵无法发挥其机动性,可是这一切都无法掩盖日本军队的战斗力。也正是因为日本的长处与蒙古骑兵相同都是精通骑射,才没有重蹈欧洲重骑兵的覆辙。
而且蒙古人的记载称日本人擅长单打独斗,这可以和日本人的说法相印证。说明这场战斗日本传说中那些近战武士的技艺虽然不像吹嘘的那样神乎其技可也独领风骚。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之前我的观点如果单打独斗是个平手,因为日本武士的个人技能应该确实强于西欧骑士,毕竟西欧骑士从马上跌落下来只能任人宰割,而蒙古人却惧怕日本的单兵作战。
综上所诉,如果大兵团作战,西欧军队是完败于日本军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