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

有感于人之间的区别,

特分享一篇。


先问一个问题:你有魄力去做你认为有意义且最难的事吗?

我们大多数人做事,会从自己觉得较简单的事情做起,

而有那么一群人,专门找最难的事情做。

中国式众筹的领军人杨众筹杨老师就是这样一位。


杨老师说,

我们前期不考虑挣钱的事情,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情中,最难的那些事。


是的,

北大公益众筹是一件有意义且很难的事情。

120个亿的巨款,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应该从来没筹集过这么大额的资金吧?

通过中国式众筹的思维,让大学把从来不敢想的巨额募资款,轻松募集到。

杨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的标准是,不仅筹集到这笔钱,而且要让募捐的人追着我们来捐。

驱动的内核是什么?是思维,是中国式众筹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


杂志众筹也是一件有意义且不容易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传统纸媒这几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有多难。

当几乎所有人都要逃离传统纸媒时,杨老师带领着团队逆势而行,

开始大规模众筹各行各业的纸媒杂志,

而且不仅是各行各业,而是各种人群、俱乐部等各类主题杂志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做。


还有人才IPO,

聊起人才IPO,大家一开始兴奋,接着一脸愁容,

感觉这个实操起来太难了,

尤其是人才估值部分。

但是杨老师说,其实不难,估值交给市场去决策就好了。

我瞬间理解,难与不难的本质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别。

当我们还在为如何量化、纠结在量化细节的完美方案时,

杨老师另辟蹊径,给出了一个极简方案,也是最有效的方案,

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继续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最难的事?

首先,那些简单且容易成功的事情,哪里轮得到我们做?

其次,大家都觉得难的事情才有门槛,一旦我们能搞定,别人也就无从谈竞争了。

这我想起了“守则藏于九地之下,攻则动于九天之上”,

前期潜伏蓄势,把势能积累得足够高,后期才能势如破竹,一战而胜!

实在无比精妙!


难与不难,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

中国式众筹中有太多绝妙的智慧,等我们慢慢发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