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友圈有人扔了一个深水炸弹:
咨询公司薪酬架构如下:
顾问C22-23岁底薪:30万+(10% - 30%)分成
资深顾问SC25-26岁底薪:50万至80万+(20% - 30%)分成
PM/EM/CM底薪:120万+(15% - 50%)分成
Principal底薪:200万+(30% - 50%)分成 这个职位基本属于行业组老大。
合伙人保底年薪:1000万
然后,微信群就炸了,连深海潜水族都炸出来了。
A:这是什么咨询公司?我所了解的几大咨询公司没那么高吧?
B:同问啊!
C:地产行业貌似也没这么高的薪水,PM就有分成了?
D:同上问,这是哪的数据,这么动人?
E:同上问,这是哪的数据,这么动人?
……
且不说这份薪酬架构是不是真实,就咨询行业来说,体面、高薪、上档次是大家公认的。所以,即使真实薪酬要低于上面的数据,相对于大多数行业也是高的,难怪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要进去。
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进入咨询行业,但是我们可以向咨询人员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让自己在职场更高效更具竞争力。
咨询行业最常规的工作就是要快速了解一个领域,大量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再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并给出一套解决方案。而这种快速学习新知识的技能,正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掌握的。
1、以退为进,策略性获取信息
快速学习一个新领域,需要大量搜集信息。搜集信息的方式有书籍、文档以及咨询行业前辈,而不管哪一种方式,如果过于急于求成,都会产生负效果。
比如在搜集资料的时候,使自己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人就很容易陷入疲劳,反而效率降低。这个时候就需要适当停下来,出去喝杯茶或者下楼散散步,劳逸结合。
向他人请教的时候,如果在一个时间段大量提问,会使双方都感到不适。所以说适当的休息,让彼此处于一个放松的环境中进行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向他人提问之前,首先要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能不能够通过看书或者网上搜索找到答案?
这个问题有没有充足的背景支撑?
自己是否能先给这个问题设定了几个备选答案?
通过向自己提问,而后得出的问题,必然是经过思考也具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而一个好的问题既体现了自己的能力,也会让对方更乐于作答。
2、设置边际点,专注更重要的事
信息收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信息整理出知识结构。很多人容易沉迷于收集信息的快感,以为自己获得的信息越多,就掌握的越多,其实并非如此。
所以在搜集信息这个过程中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边际点。比如分配30%的时间来收集信息,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停止,然后集中精力去整理信息,搭建框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提前预演,培养“急智”
如果你在电梯偶遇老板或客户,你会怎么利用这30秒时间是去陈述你想要表达的事情?
这个问题听起来好像是需要急中生智,但其实所谓的“急智”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提前演练,等到事情发生的时候才能应对自如。因此,如果你想获得某一个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时常演练,提前准备。
判断一个人是否掌握了一个知识,最简单的方式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清晰、简洁地复述
所以在平时,就要有意识训练自己用简练的语言归纳知识点,让自己的大脑习惯于思考和总结。那么在遇到上述问题时,就能快速反应。
在职场中,从书本中能获得的知识大约占职场技能的10%,而剩下的90%则需要在实践中去总结学习。向高手偷师,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策略。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先以相应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找到自己的榜样,先模仿,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理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