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Ethereum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Gavin Wood)提出Web 3.0概念,将其描述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运行模式:用户自己发布、保管信息,不可追溯并且不会被泄露,即“去中心化的网络”。
我们进一步归纳了Web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即Web1.0为“可读”,Web2.0为“可读+可写”,Web3.0则是“可读+可写+拥有”。
Web 1.0 指的是万维网的早期,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由于技术和硬件发展的限制,传播者往往是一些商户,用户通过网站被动的接受信息,二者之间几乎不存在互动关系,信息内容通常是为商家服务的广告。
Web 2.0 时代就是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技术和硬件的发展、平台类公司的兴起及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让互联网世界中的角色更多样化,信息的传播者由原先较为单一的商户变成了所有人,接收者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传播渠道由原先Web 1.0 的浏览器网页变成各式各样的平台,用户与网络的关系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被动阅读,而变成双向的互动,一方面,用户能够在网络上发布内容、建立社区并获得一定的收益,另一方面,平台依托用户创作的内容吸引更多元、庞大的用户群体。
发展到现在,Web 2.0已经出现传播端过剩、渠道过载、用户注意力短缺、无法满足用户的价值需求等问题,互联网沉淀的价值大部分也由少数行业巨头所掌控。Web 3.0这一概念就是承载着人们对Web 2.0中的种种问题而诞生的,与其说Web 3.0是即将到来的下一代互联网,倒不如说它是人们理想形态的互联网。因此,也可以把Web 3.0理解为去除当下所有缺点的新世界。
Web 2.0有哪些缺点呢?
诸如用户数据隐私泄露风险较大、行为受到多重限制、需要受到平台的监管、必须在平台本身的引导和限制下实现创造等等。其中Web 2.0最大的缺点在于没有体现出网民的劳动价值,缺乏商业价值。
在Web2.0的基础上,Web3.0通过各项区块链技术,回归互联网开源与去中心化的初衷,搭建一个用户主导、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
Web 3.0解决了数据确权的问题,去中心化也成为web3.0的重要特征,用户可以自主掌握自己的信息,可以创造价值,创造的价值不再只属于那几个互联网龙头企业,打破垄断。内容的创造者、拥有者、控制者都是用户自己,利益分配掌握主动权。实现了数据自有、数据互联、保障隐私、高度智能和永久保存等特征。
大家认为web3.0能成为下一波风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