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毕业一年的学长,常听到学弟学妹们的抱怨:每天忙于各种事,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被剥夺。那你究竟忙了些什么?或许你会说忙着写各科作业,忙着参加各种比赛,忙着处理学生会的琐事。而你可曾考虑过所做这些的真正意义又何在呢?不要被假忙所蒙骗。
作为大一新生,经常纠结的是要不要加入学生会。说实话,现在大学的学生会并不单纯。或许你觉得加入学生会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你又可曾考虑过?很多进入学生会的同学会自带一种优越感,我不知道这种优越感从何而来,难道这就能证明你比别人优秀?着实可笑。你的手上要真有两把刷子,或许还能有一定的资本,但越是有能力者,越是不显山不露水,以谦卑的姿态不断的学习。而仅仅只是作为学生会的一员,便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能在未来找工作上能有所便利?自欺欺人罢了。
作为面试官,首先看的是学校,其次看荣誉,再看能力。本科和大专,自然选本科,名校和普通院校,自然选名校。要想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过人之处。人家不会因为你是一个普通院校的学生会主席,就放弃一位名校的优等生。现实就是这样,没有两把刷子,就不要在人前卖弄,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收起你的狂妄自大,比你有才的人多得是,你又有什么理由让我非要你不可呢?
年年考第一名,常年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这些不是你引以为傲的资本。不知道你是否知道,一名在普通高中名列前茅的优等生,放在重点高中里不过就是中等水平。虽然名校所造就人才并不都比普通院校的要强,但谁都会认为北大清华的学生会定会比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院校的学生优秀的多,也许事实并非都是如此。
四年可以做很多的事,不要被大学上了四年还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你的无所不能在别人眼中或许一无是处。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规划人生。你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爱好什么,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果这些你都不知道,那么你可以经常去思考,我的人生,我的路。久而久之,你自然会清楚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也许这张蓝图并不是那么的靠谱,又或者说是不切实际。不过这都没有关系,努力扯住金制长袍的人有可能得到一只金袖子。你还年轻,也失败得起,你还有一次次重来的机会。这就是你的资本,这张白纸最终所呈现的图案,全在你自己手中的画笔。
建立优势。每个人不可能一无是处,总有一部分是他所擅长的。即使没有,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反复实践所培养。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自己应接不暇的时候。在不给自己留下致命的弱点的同时,花更多的时间发扬自身所长,不要仅跟自己学校的学生相比,并无多大意义。你要成为的是这方面的大神,而不是这所学校的大神。即使你并非来自名校,也并不会处于竞争的弱势。偏才就是天才,能在某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你就是赢家,无可厚非。
要多挣钱。大学谈钱未免显得俗气,但不论哪方面,都离不开钱。钱虽不是万能,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当你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理想之后,还应抽取一部分时间去挣钱。大学期间,学生都会领到家长所给的生活费,这部分费用足以维持生计,但却不能支撑你的梦想。你的理想,你的追求,所为之所付出的,不仅仅只是你宝贵的时间,还有金钱上的输出。挣钱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更好的挥霍,而是你理想的支点。兼职不仅可以让摸提前对社会有认知,更重要的是为自己今后的事业积累资金。即使需要自主创业,也不会因为一分钱都拿不出来而手足无措。
要多看书。不逃课学生不是好学生,逃了课不拿第一名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生逃课的不是为了打游戏,睡懒觉,而是把时间更多的投入到看书和自己的理想上,才是正确之道。我不只一次的强调看书的重要性。当你没有方向,感到迷茫的时候,看书是最好的解忧方式。很多人并不理解。但当你真正的投身于书海中,你所汲取的力量,超乎你的想象。
学好外语。外语考量的标准并非仅仅只是四六级,更有雅思托福。但更重要的是口语和翻译。也许四六级对你找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仅仅只是一个证明你努力过的标志,并不能证明你就已经征服了英语,你所欠缺的还有很多。国际化交流的越发频繁,和老外打交道也是必然趋势,不要觉得太过遥远,当机会摆在你面前没能抓住才是最大的遗憾。
大学生要学的还有很多,需要自己慢慢去领悟,希望你在毕业的时候,能自豪的说,我上了四年的大学,而不是被大学上了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