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成功之人,必然热爱读书。可仅凭阅读大量的书籍就想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是远远不够的。书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了解的东西,比如某领域的大牛、比如一颗有趣的灵魂 。一个值得品读的人,就是一本“书”,一本可以或字斟句酌、或驻足浏览的书。读这些“活书”,你会获益匪浅。
一、 先谈谈“活书”里的“工具书”
1、读什么,读他们对领域的前瞻性和格局观
公众号大V猫叔(剽悍一只猫)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家指路。的确,猫叔比谁都有资格说这句话,因为他用自己的生活在践行着这句话。
猫叔从2014年开始就用付费约见、采访等各种方式,见了上百名猫叔眼中的大牛。用他的话来说,这些人可以让他少走很多弯路。
猫叔约见的人其实都是某个领域里的高手,这就相当于我们去书店买的专业性很强的工具书。但这些“工具书”比我们纸质版的要好用一百倍不止。
我们平时读工具书读什么,无非是读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内容,或者是这些理论在学术研究中或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然而,你们想过吗?一本书的出书周期其实是非常长的,尤其是纸质书。这就导致了,书籍某些内容的滞后性。这一点在工科类书籍上尤为突出。记得大学老师在用教辅书给我们上课时说,你们学工科的要多上国内外网站,看看别人的研究成果。现在科技发展太快了,你们手中的书虽然出版时间不长,但里面写的应用都快过时了。
这说明了,书是死的。但是呢,人是活的。行业里的大牛,必定对其所在领域最新鲜最前沿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触觉。把你阅读这个领域三五本书的时间,拿来和这些牛人聊会闲天。你就能立刻知道他所在领域里的最新讯息。你会很快知道这个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记得有个故事,说记者采访三个搬砖工人,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我在搬砖,第二个说我在盖楼,第三个说我在建设这个城市。搬这个老梗出来,就是想说明格局观的不同,会给同一个问题带来不同的结论。而读“活书”中的“工具书”,可以开拓你的视野,让你学会高屋建瓴地去看问题。
**2、读什么,读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
**
我们上语文课的时候,就学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所以说从“活书”中去学习待人接物的方法,其实是老生常谈了。
同时,学习待人接物对“书”的要求其实不高,并不一定要去找一个行业里的领军人物才能学习。身边随便抓个人,就是一本“书”。并且,这“书”不管是正面教材还是反面教材,我们都能汲取到不少养分。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首先,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直肠子的人,做事一板一眼,不会拐弯。小时候看书,大多书会告诉你,黑和白、对与错是什么样子的。但社会不是非黑即白,基本上都是灰色地带,事情不分对错;只有人在处理这个事情用了不同方式的时候,才有对错。
刚入现在这个单位时,我就跟领导吵过架。那次是小组会议,十几个人一起,然后领导批评我工作不认真。我当时一句服软的话都没有,有理有据地反驳。领导当场下不来台,最后是他给自己找台阶收场。
会后,我们组有一个职场上混了十来年的大叔,看我实在冥顽不灵,就过来指点我。他说,这事先不管对错,你处理的方法就不妥当。第一,要学会给领导留面子。因为领导带领一个团队,需要有一定的威摄力,而他的威慑力必然来源于下属对他的尊重和服从。第二,不能揪住领导的错误不放。领导也是人,也会犯错误,你可以委婉地指出他的错误,但是要选好场合,至少不该在一个会议上面,当所有人的面反驳他。
自从那个事件以后,我就再没有跟领导发生大的正面冲突了。
“活书”能够审时度势地为你分析问题,设身处地地为你想解决方案,读死书就不见得有这么好的效果了。
**3、读什么,读他们过来人的经验
**
在物联网这个行业呆了有一年了,让我体会很深刻的是,如果你想快速的掌握一个新领域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找一个在这个行业里、呆了三五年的小有成就的人,去请教他,让他领你入门。
有句老话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师傅领进门在先,自己修行在后。如果自己去摸索入行的门道,可能连门都找不到,或者找到了得费半天功夫去开锁。这时候,有个人给你指条明路就很重要。
我一年前学嵌入式设计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恰好我们组里有一个大神,跟我年龄一般上下,却在嵌入式设计这块已经玩了三四年了,参加了大大小小不下三十个比赛。他告诉我要买什么资料,什么开发板,资料买回来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学到什么程度该换什么教材。
这实在比我一个人像无头苍蝇一样去书店里面找书看好多了。其实一开始,我还真买了几本,叫什么单片机入门从零开始,还有叫让你三十天掌握单片机。这些书名看着都特别高大上,但买回来看了一遍,人还是懵的。主要因为那时候不知道要买开发板,就傻乎乎地背一些基础理论。
后来,那个同事一指点,我就上手了,进步得很快。学到瓶颈了就再去找他请教。
如果有人关注过阿何有话说这个公众号,就知道阿何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般人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去想,我要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聪明的人,一般会想,我应该去找谁,整合什么样的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身边的“活书”,就是你应该整合的资源。很多时候,他们的一句话,会让你事半功倍。至于你问,那些大神怎么会愿意和我们一起玩耍呢,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下次有机会可以谈谈,如何去吸引比你更厉害的人。
二、 再谈谈“活书”里的“百科全书”
可能光读“工具书”,会让一些人觉得交朋友的功利性太强了。在这里我不评判功利心的对错与否,但我确实觉得光有“工具书”的生活不够圆满,缺少了一些调味料。
现实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把自己生活翻出百种花样的普通人。这些“书”当然也值得浏览一番。和各色各样的人一起玩,就像在读“百科全书”,他们把我的生活横向延伸出了好几个维度,变得丰富有趣起来。
我喜欢结交性格、爱好截然不同的朋友。当我走出自己平常生活的圈子,被不同的朋友带进不同的圈子时,就会收获一次全新的人生体验。
大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喜欢收集洛丽塔服饰的朋友。简单来说,洛丽塔服饰就是日漫里那些非常华丽的蓬蓬裙。她人很nice,平时也没有什么怪癖。只是当她第一次穿上洛丽塔服饰和我出去玩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有这样一个圈子、一种文化。我去她家参观了她的衣帽间,没有电影小时代里的那么奢华,但满满一柜子的蓬蓬裙还是把我震撼到了。回学校的时候,被她拉着穿了一条她的收藏,还加了裙撑,秒变成了动漫里的小公举。这真是一辈子不会再有第二次的人生体验。
另一次,被动漫社的几个朋友拉去漫展,买了整套萌猫装备,包括猫耳朵、猫爪,猫尾巴上还挂着一个超大铃铛。回学校时,我就穿戴着一整套,坐上了地铁,然后回程路上承受了车厢里数十道目光的洗礼。其实,身边的朋友们cosplay得更夸张,戴了假发、美瞳,还拿着PVC材料做的武器。我一直安慰自己,没有人在看我,没有人在看我。现在想来,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光靠看死书,你是不可能这么真切地感受到的。可能你觉得这个东西不能帮你升职加薪,但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在回忆时,很开心地发现自己在大学里真的交到了一大票很好玩的朋友。
打网游、追美剧、看动漫、学日语、露营、远足、做志愿者……每读一本不同的、有趣的“活书”,就会给我增加一次新奇的人生体验。而这样的“活书”,是我察看这个多元化世界的一个窗口。
**猫饼君的话:
**
以上这些就是我这几年读“活书”带来的体验了。最后的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发现自己身边的好“书”。要虚心地读,要耐心地读,更要细心地读。你会发现,总有那么一两本“书”是值得你去细细品读和回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