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后我很少再自己一个人行动,不管是吃饭,看电影或者是短途的旅行。
之前的我不是这样,上学初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我会趁周末随便踏上一辆公交车,从起点坐到终点站。打量车上的本地广播视频,听着车上嘈杂当地人说着像天书的土话。故乡并没有浩渺大海,没有高大山峰,对我来说一切都新奇,一切陌生又疏离。
还曾一个人跑到轮渡口跟着拥挤的人群去排队买票,坐上两个小时的船,渡到对面的小城再独自点上一份砂锅面。那还是二零零九年,没有安卓手机,没有百度地图。一切全凭自己的喜好,也没有什么明确目的地,走到哪算哪,看到哪就是哪。
我从来不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哪怕是已经干了三年多人力工作。这期间见过的人很多,打过交道的很多,留下深刻印象的更多。有中了彩票把家里老婆房子都换了的;有刮破皮为了讹到五十万,抱着铺盖睡在公司大厅,写血书大字报的;有三角恋被前男友连捅十三刀肺部,却活下来的妙龄少女;也有面前说着好好好,背后就偷偷做了通报…… 奇葩太多,久之就有了叙述和记录的欲望。这些看似戏剧化般不真实的人和事,却每天都实实在在发生着。
我也不太会说冠冕堂皇的客套话,说出来往往不能让人感到信服。为此我最初的领导总是头疼,教导我不能太实。在写作里刚好相反,我会引用晦涩简短的古典名句,来阐述公司理念。正反相论证其志存高远,高瞻远瞩。写大段大段排比押韵的诗,用于年会朗读,包办主持人的台本。按照《卡路里》的套路,仿写搞笑顺口的打油诗。发表后警示工作时间别玩手机,不然后果血淋淋。
我这点狡黠的小聪明总能得逞,只因恰好窥探到一丁点文字的小窍门。但事实证明,谁会去拒绝别人的夸赞呢?占卜学和星象学的长盛不衰,不就证明了人类多么渴望被理解,被肯定自己做出的每个决定都是正确的。被理解,是多么的奢侈。
昨晚又重温一个人下馆子的感觉,才八点半店里竟然一个客人没有。静的光听见我自己的呼哧声,和老板娘手机上不断刷新的段子声。
生活还会继续。且时时刻刻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要手中还有笔,这一切的一切都还能够被当做一场场的片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