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任务切换不仅会拖慢速度,而且注定会耗尽大脑能量。
每次从一项任务切换到另一项任务时,我们大脑的执行机构要做两件事。首先是进行目标转换:之前我在做这个,现在我要做那个。其次需要为新任务创建场景,这个阶段称为规则激活。
切换任务是花时间的。一次切换可能仅需0.1 秒这么短,但在一天当中不停地切换任务,就可能会消耗掉一大部分富有生产力的时间。本来是想追求高效,实际上却在任务切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
任务切换还会导致错误。如果反复清除工作记忆、重新载入当前任务的规则,就无法建立解决问题的良好基础。你做的任务越复杂,在任务切换中产生的错误就越多。
反复的任务切换还会降低人们通常所说的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切换令人焦虑,从而增加大脑中“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水平,而这可能导致攻击和冲动行为。
最后,任务切换需要很多能量,会用光大脑中的含氧葡萄糖。不幸的是,那恰恰是我们对任务坚持不懈所需的燃料。因此任务切换越频繁,我们就越难以专心在一件事上。耗尽资源的我们,不久就会感觉身心疲惫,甚至找不到方向。
有生产力的人是否比其他人更自律呢?不一定。但为何他们坚持得那么好?加里·凯勒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一书中提供了一些线索。
凯勒告诉我们,当我们保持自律足够长时间后,就会形成一套常规——也就是习惯。看上去自律的人,其实是培养了一些生活习惯,而并非在刻意循规蹈矩。利用这个规律,我们也可以培养出一个个好习惯。
这一思路正如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所说:“优秀是一门艺术,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习惯来获得:我们做得对并不是因为我们品德高尚或优秀,我们的高尚品德和优秀真实来自于我们做了对的事。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因此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如果已经确定了培养习惯的目标,却发现无法坚持,你会怎么做?与其责备自己缺乏自律,不如把自己的步伐变小。假如你无论如何努力清空收件箱,但还是会积压大量邮件,那就改换一个更容易实现的策略吧。
还有记住,让习惯扎实需要时间。有人说至少需要21天,还有人说平均需要66天。这自然取决于你想学会的行为是什么,以及现有习惯距离想达成的目标有多远。
【继承:GTD时间管理法的正道】
推荐一本书,可能因为它读而有益;而力荐这本书,则是因为我认为不读它可能令人陷入挫败——似是而非地知道,便自以为知道,以至于践行偏颇的道路。《单核》与《番茄》都是Self-Help(国内归为成功学?)图书中我认为比较正派的。
这种“正”,首先体现在理清了GTD的基本原则——专注少而重要的事;而不是完成满满的任务列表。时间管理的初级爱好者很可能迷恋于一度火爆的“学霸时间表”。我认为其中有三个疑点:
一、如果时间表是长期有效的,那么它应该是“一沓”,而不是一张。
二、如果时间表是普遍有效的,那么它应该司空见惯于名校和“成功人士”,而非引爆舆论。
三、细节不明。讲不清其中究竟有多少是计划,多少是记录;更难讲是时间表造就了学霸,还是说它只是学霸的怪癖之一。
尽管如此,有如附庸风雅似的,饱满的任务清单还是在热衷努力的人群中圈粉无数。在一张张混杂着吃饭,看电影,读书,备考的表单上,年轻人热火朝天地铺开战线,又前赴后继地陷入抑郁与怠惰的自我怀疑。因为“刷单”的成就感是虚的;“成事”的奖励才是实的。望梅或许止一时之渴,画饼充饥可能真会饿死。 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对其中机理有更清晰的剖析。
由此,我们认识到“正”的基础是科学。这里也顺带提一下另一种常见的时间管理法——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它的现代演绎,便是英语老师艾力所著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曾实践过,感觉可作为中短期的个人诊断或观测手段。过程中带来的“愧疚感”是一剂猛药,然而药不对症可能有毒。有关愧疚感与拖延症的更深刻论述,可以参见简·博克的《拖延心理学》。时间记录姑且算是既未被证实也未被证伪的个人爱好吧。
而我赞同的正道精髓,在《单核》与《番茄》中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管理时间的目标,是用尽可能的少的时间工作。而其中奥义,在于通过长期的GTD,获得预估任务量和合理安排任务的能力。非常希望这样的好书,能使更多人警惕过度饱满的任务清单和日程表。
【升级:更完善的概念与参考文献】
单核对番茄在概念上进行了三点升级:
一、意象更普适,更易阐明抽象概念。国人做饭不大用厨房计时器,更是对番茄形的钟没概念。在看《番茄》前,番茄钟给我带来了困惑。与之相比,单核回归了更明确的意象。单核与番茄,孰与“专注”这个概念更近,也是一目了然的。
二、提升了非专注时间的必要性。时间盒(番茄钟,专注时间)之外的时段,被定义为“全景时间”。在《单核》中,“拉金问题”将全景时间的意义升华。这是《番茄》中论述相对较弱的部分。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六年来的钻研方向。
三、周任务与集草器。对任务的差别化更为明确,并反复诠释“重要”和“紧急”的区别,使得重要更重,紧急更轻。可以说《单核》就像是一幅将《番茄》对比度调高的画作,更通透尽致。
这三点升级使得《单核》在GTD的“正道”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者更是在108页,有理有据地指出了个人使用SMART工作法中张冠李戴的问题。很有意思。
此外,此书的“科学性”可谓在畅销书中登峰造极。此前《番茄》就以较为清晰的引用获得了我对其内容严谨性的认可。而《单核》更是以170页的精悍篇幅,引用了多达243条参考文献,包含通俗作品和学术发表。当鸡汤告诉忙碌的人们要学会停下来看风景时,《单核》引了一篇期刊文献证明了“当人们计算着工资时,更没有耐心欣赏音乐”。对有志于深入阅读和写作的读者,这是一条绝佳的捷径。
我相信这本书很快会在码农密度高、平均学历高的某些社群中火起来。也许有朝一日,不列参考文献的鸡汤,会引起读者对食品安全性的质疑。
【延伸:精而不简,五脏俱全】
《单核工作法图解》的副标题是“事多到事少,拖延变高效”。这并非对“单核”特性的描述,而是对全书的索引!这本书明修“单核”之道,却暗度到陈仓战拖。
《单核》总共有六个篇章:
第一章“削减待办任务”,介绍了单核的基本理念,主题明确地将时间管理拉回正道。
第二章“现在专注一件事”,谈的是意志力,从正面谈动力从哪里来以及如何节能。我从中看到了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
第三章“永不拖延”,治的是拖延症,从反面讲障碍的成因与减小阻力。我从中看到了简·博克的《拖延心理学》。
第四章“循序渐进”,则是对新手的鼓励与扫雷,落实了方法,澄清了误区。
第五章“简化写作”,指出了社交和团队协作的方法,是对外部环境的改善。
第六章“给创意充电”,谈了谈大脑的运转与养护,是对内部环境的修造。
最后附了个“大脑地图”,展现了脑科学的一些结果。
一口气读下来,想起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的自序。“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唯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单核》正是这样一本“择虽精”而“语犹详”的书。其体量不可谓集大成,但小小篇章中干货满满,风味浓郁。可在手畔置一本实体书,常常翻阅,习之自省。亦可借道其中征引,拥抱更广博而深入的阅读。我感觉这是一本精致和奇妙的小书。与之相遇并诚心阅读,是幸运的。
2、规划是是不是要把时间排满? 答:不建议大家排满,尤其是刚开始做计划表的时候,排满的话不能及时处理突发情况。因为完不成计划的时候会很有挫败感,然后第二天会更加焦虑ana以往,恶性循环很不好,所以一开始,养成这个习惯的时候,要排的松一些,甚至可以单独列出来一些时间处理当天的特殊情况,再根据计划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可以相应的增加或减少紧凑的程度。最好的状态是能完成稍微超出自己能力一点点的计划,又没有过多的焦虑感。
3、在短期的规划里不知道怎么设定合适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