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就想做老师,那时候刚刚有理想。理想的样子就是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传授知识。这个理想从小学持续到中学,读大学时有了一点改变。因为觉得教好一个班的孩子太有限了,于是有了野心,想做一个教老师的大学老师,这样我的学生去影响学生,影响力就大了。再后来,我又有了更大的梦想,我想做一个教育家,这样就能影响千千万万的人。以上,那些都属于表象,我渐渐对这些都不以为意了,不管是做一个老师,还是教授或者教育家,这些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在根源上,我要找到教育的意义,确定了这一点,哪怕我只教了一个孩子都是有意义的。
目前“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已经成了任何教育机构的标配,如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教育是让孩子身心健康的,那么身心健康就没有了评价标准,也失去了意义。当然,不管市场如何炒作身心健康,实际上的身心健康仍然是我寻找到的教育真谛之一。身体健康毋庸置疑,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孩子都不能确保健康的身体,那么他的人生必然是难以快乐起来。遗憾的是我们都容易在失去时才觉得珍贵,拥有时都无所谓。所以,身体健康是我认为一切教育开始之前的教育,开始做任何教育前,把运动放在开篇。
心理健康是什么样的状态,如果科学家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就从孩子身上去发现。我们看到的孩子中,一眼就是阳光明媚的孩子身上有什么共性?乐观,自律,豁达,分享,责任,担当,坚韧……这些性格的根源是什么?天生的?还是我们后天影响力?!
在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里,怎么做到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我想就抓住一点,快乐就健康,自信就快乐,自卑就不快乐。那么,有体验就自信,没体验就自卑。增长孩子见识,增加孩子体验。所有的课程设计都围绕着给孩子体验,增长孩子见识进行。体验大于说教,我们在真环境,真体验中教育,潜移默化。
我要设计一个6至12岁完整的体验式教育课程体系,在我们的课程中,让孩子们体验了大千世界,自然万物。就像浓缩了的人生,一日看尽长安花。体验过后就是传承,我们这些孩子必定能够在体验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挚爱,去学习,传承。
六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珍惜孩子的时间,珍惜生命。
如果这六年里,我认真研发打磨这样的一个教育体系,对于我来说也就是梦想的实现。不畏浮云遮望眼,总是要有智慧拨云见日。幼儿园阶段的基础教育,奠定小学阶段的升华,虽然我以往是无意识地探索,现在渐渐脉络清晰,不再彷徨迷茫。
接下来的六年里就是踏踏实实地一线教育时光,我也会尽快把这个体系分享复制给更多的家庭和教育机构。
所谓真谛,不过是找到一个让我愿意坚持一生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