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读《苏东坡传》?
1.读《苏东坡传》来源于网上的一个视频,如果没有苏东坡,世界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苏东坡,世界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少背了很多诗词,少用很多成语。身处逆境时说不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豪放时说不了“西北望,射天狼”;澎湃时说不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失恋时说不了“天涯何处无芳草”,想念时说不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怕老婆说不了“河东狮吼”,说自信说不了“胸有成竹”,“沧海一粟”,“水落石出”,“明日黄花”这些词可能统统都没有了。
对于喜欢听歌的人可能少去几个景点,比如西湖—苏堤。
很多书法家的排名也都要提升了。
邓丽君、王菲又不会唱《明月几时有》了。
对于一众吃货来说,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羹,火烤羊脊骨这样的美味统统都吃不到了。苏东坡早已经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
二、《苏东坡传》其书
《苏东坡传》号称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作者林语堂。本书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在此书中可以看见林语堂本性流露,亦庄亦谐的人生态度。一位是吾国吾民始终在心的国学大师,一位是大江东去浪淘不尽的伟大诗人,大师写大师,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的火花。
《苏东坡传》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最早用英语写完,后翻译为中文,全书共四卷二十八章,通过将苏东坡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流放岁月四个阶段编成一条线,数不清的中国文化事例串于其上。在写法上是散文式的历史传记,品味普通生活的乐趣,展现在普通的家庭琐事中的人类情感,让这些事散发出真正情感的光和热。
三、苏东坡其人
唐宋八大家,宋四家,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政治上:几起几落,但仍坚持己见,体现东坡先生饭中有蝇,仍然不吐不快的风骨。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得尖酸刻薄。今天我们之所以喜爱苏东坡,也是因为他饱受了人生之苦的缘故。艺术上:天赋异禀,儒释道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宋代登峰造极。生活上:不改乐天的本性,于万事万物中探寻智慧。
四、读书的启示
1.如何对待是生活?
书中说:“人生如同戏剧,但是在人生的戏剧里,最富有智慧与最精明的伶人,对于下一幕的大事如何,也是茫然无知的。”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痛苦,但是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就像东坡先生一样,几起几落,不改其志,面对生活更加洒脱,蓦然发现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
2.如何教育孩子?
读了《苏东坡传》,家里一做作业鸡飞狗跳的局面有所改善,培养孩子是要培养方方面面的,不能操之过急,孩子的时间不仅仅只有书本,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孩子的学习、兴趣、爱好、人格、对人生的态度都很重要。首先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敢于面对挫折的人,做一个洒脱的人,而不紧紧是一个成功的人。
书中说:“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