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那种无力、那种习惯失败、那种对抗不过性格阶级、那种缺少机遇奇迹…感之为「宿命」
为什么开始相信宿命?
用类似心理学的语言来说——
因为自我已经成形,生活成为一种重复…
而打破和重塑自我,很难。
01*
像弗洛伊德和荣格这一派,都强调童年早期经验对人格的影响,荣格有一句话:
“人终其一生的努力,不过是对童年已形成的性格的修正”
照这个说法,我们的自我早已形成,只是认识到自我,有早晚。
人认知自我到一定阶段,会确立 自我同一性——即整合了自己的所有性格面、清楚自己的行为模式行事风格等…
简言之,
自己对待不同形式但同样本质的人事物,是一样的;选择结交的朋友恋人多少也是相似的;与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模式已经固定…
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友情或恋情,关系总是破灭结束,不在于每次遇到不同的怎样的人,根源在于你是否总会被那样的人吸引,然后靠近相处,然后又无法继续…
莎士比亚说,“性格决定命运”
于是我们的一生,就好像是在执行自己的系统,有它固定的模式,有它规律之下的必然结果…
02*
知错,能改,两件事都不简单。
丢了一块橡皮,不知道何时何地丢的,也很容易再丢第二块第三块…很多事,就是这样一样不一样的重复。
俗语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至于打破和重塑自我,有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从这些经历中打破自我设限,超越自卑的强大内心,随时随地活出全新的自己”
然而,僵化的自我概念,如一个忧郁的人认为自己不该有很快乐的时候;自我设障,如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退缩不前;
过往经验,如从未表演过的人不敢轻易尝试;环境社群,如几十年身处工业园的人如何想象电子科技的工作内容…
如上这些,都是对我们自己和未来的羁绊,束缚其他一切可塑性、可能性,感之为——宿命。
放下过去、
克服恐惧、
超越界限、
扩展边界…
这些大概是“宿命”的解药,只不过,能否开悟、能否做到、何时到了质变的点…大概又是另一种“命”。
说说自己的经历感受;
早一些,我执着于找到自己的命运,想知道自己是怎样、想要什么、想确定我人生的方向。
然后我大概也做到了,对自己越发清晰,对未来的设想越发清晰,
那时我感觉还是很快乐欣喜的。一种清楚透彻的感觉总是让人神清气爽的。
后来事态不在自己的控制和预想中,随着对自己过去的更加清晰,看到了成因、看到了规律、看到了曾以为的美好背后的腐烂…
“上天执意要我参破,所以给了我这样一个局”
二十岁这时,我开始有了强烈的宿命感,和对此强烈的厌恶抗拒恐惧。
因为我怕我的人生还没真正开始,就那样被看完了;因为我怕以后生活会沿着那个不好的趋势继续下去,那是末路…
然后…拼命又慌乱的,寻求出路…
到下一次心境状态有些改变,是听了李健男神的现场,然后整个人都太幸福满足,打破了学五天废两天的模式,连着学了两个星期(对我来说可是不得了的突破了)
恍然间想,我差点就那么早认命的结束自己的一生么?太可怕了!
到这里,我的救赎、修正与向往,算是才刚刚开始…
或许一切早已注定、或许巷道越走越窄、或许有些结果难以逃脱…
问,信不信命?认不认命?
或者问,
我们是否读懂了自己的命?
所以我们的表现,是坦然的接受遵循命运,是英雄主义地对抗命运,还是只能妥协的相信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