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能让一个人发疯吗?我觉的答案是肯定的。真正的爱确实能让一个人无所畏惧,变得不正常,想念的发了疯!
茅盾文学奖上的明珠《平凡的世界》,读了多遍,众多的人物。众多的人物命运,让我们为之深思。
恐怕除了孙兰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难平,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遗憾中慢慢前行。
小说里有个人物,但是电视剧删掉了他,这个深情的男人就是金波。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他去了遥远的青海当兵,通过歌声,喜欢上了一个从未谋面的藏族姑娘。被发现后,送回老家。
从此之后,他便沉默寡言,总是在没人的地方思念着她,吹着永远不变的曲子。时隔八年,他再次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地方。
八年,多么漫长的八年,时光早已将一切摧残的不成样子。曾经放牧的大草原,变成了一座小镇。他到处找这个不知道名字的姑娘,只想再见她一面。
可是,根本就没办法找到她。临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忘情的唱着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许多人驻足而望,被他撕心裂肺的歌声唱的揪心极了。
凄美地爱情让他发了疯,只此一眼。爱,就能使一个人到了如此的地步,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远的惦念。虽然他们是两个民族,言语不同,天各一方,甚至连对方的名字也不知道,两颗年轻的心却紧紧地相拥在一起。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仓央嘉措的爱情,这个雪域高原上的王,同样的爱而不得的爱情。人回到了家乡,魂却留在了大草原。
我在想,说不定金波在那个小镇上寻找那位姑娘的时候,那姑娘可能就在身边,就站在人群里,听着他伤心的歌声。她的心同样也在滴血,八年了,她早已嫁作人妇,两人再见面,他们又该如何,金波以后怎样生活,而这姑娘以后又该怎样生活?
再见面,还不如相忘于江湖,从此心死,各自成为了彼此心底不可触摸的痛。
当然,这是我的猜测,到底他们还是无缘。金波还是带着深深的不舍与思念,回到了邮局继续上班。继续着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继续用那个搪瓷杯子泡茶喝,继续着他的思念和独身。
他就是因为这件事,被迫提前复原。可是,消息却不胫而走,除了好朋友孙少平没有一个人理解他。爱就是一眼万年的思念,从此晓露痴缠,只为思念她。心里的一块禁地,就是他的,让她幽居在心口,疤越结越厚。
金波这样的痴情人,在生活中也许很少很少,但不能说没有。假如真的没有的话,那么,这个人物形象,就是作者给了我们留了一个美好的幻想——纯真的爱是存在的,是要我们去追求的!
到底这样的爱情可取吗?我认为是可取的,追求爱情本身是没有错的。而且,再能爱的时候,大胆的去爱,不管有没有结果,最起码,爱过一回,在回忆起来的时候,不后悔。
所以,作者路遥给金波安排了一个梦,梦醒之后,他再也忍受不了,思念像野草一般疯长。他决定要回到当年他们相识的地方,找这个姑娘。最终的结果,让人意难平,我们又怎知,或许这个结果是作者刻意安排的。
金波是痴情的人,那位藏族姑娘是幸福的。或许,她又是不幸的,日日看着那支笛子伤心。在她的有生之年,在遥远的异乡,还有这样一位痴情的男人梦里有她,心里有她。一眼,就是一生,一别就是一生。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一句话:可能这种深情人,只能在小说里看到,人间难得几回闻!世上可能真的没有吧?
作者写了金波这一形象,为了纯真的爱情独守着一个人,一份刻骨的思念。愿意就是在告诉读者,世上纯美的爱是存在的!它就在痴情人的心上。
确实,这段难以再续的情让金波不正常了,在外人眼中这个人就是个疯子,不可救药的疯子。
一眼就是一生,这个代价可能太大了些,但是,对于一个痴情人来说,这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呢?八年的大好光阴,不是没有更好的姑娘,只是金波的心里再也容不下别人了。
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
本是写鬼的,此时用在人身上,再也合适不过。这样的深情,试问有几人可以做到?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的深情,也只能这样,别无他法。
想得却得不到,你奈何人生?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变数,成长就是痛苦,就是痛彻心扉!
可是,面对爱而不得,我们也只能像金波这样,明知道她还在这个世界,见不到,就是见不到。只有学会思念,更学会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