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百无聊赖之际,便翻起了前不久买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于是不知不觉间便沉迷于其中了,接着便以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认认真真的把这部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从头到尾阅读了一遍。
在看第一部时,只感觉改革开放之前的那段岁月,令中国数亿劳动人民的身上深深烙下了了贫困的印记。当看到孙少安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而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时,让我想起了家乡里的许多长辈,他们刚好都是从那个时代里成长起来的,据说他们里边的许多人当时的读书的成绩也是相当不错的,只不过迫于家境,而不得不放弃那令人不舍的学业。
当看到孙少平高中毕业后不能报考大学时,又不由得为他叹了一口气,同时也为自己感到一丝羞愧。不过在第一部,孙少平的人生基本上是幸运甚至是幸福的。他虽然考不了大学,但由于沾了田润生的光,不用下地里务农,而可以去教书,还可以继续读书,这对于一个渴望知识的人而言是何等的幸运。
在第一部快完结的时候,中国已经快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代了,孙家的贫困也差不多成为过去式的了。
第二部开始,中国已经步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代了,中国的贫困落后面貌也已经开始慢慢在改变了。孙少安凭着自己的一身本事与胆识,正逐渐在改变他家人长期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生活。然而此时的孙少平却迎来了他的辛苦人生,由于学校的合并,他已经不能再留在中学教书了,这对于他而言抑或说对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而言,便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么留在农村务农;要么走出农村,到外边的世界闯荡。孙少平的性格决定了他的选择是后者,也只能是后者,这是那个年代的大部分读书人的选择。不过即使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的我们的选择不也是后者吗!
当他步入大城市的时候,他的一切幸运与不幸的命运便由此开始了。由于他家世世代代都是贫民,没有什么显赫的家族背景,于是他虽然有一身才学,也不得不跟其他进城的农民一样,给那些财大气粗的包工头揽工。所幸他在揽工期间再次遇到了田晓霞,这个博学、睿智、善良、漂亮、勇敢的女孩。她给他带来了知识上和情感上的充实,给他带来了有生以来最大的快乐,也逐渐彻底的改变了他贫困的农民的命运。然而孙少平的悲剧的命运也由此埋下了伏笔。当善良的田晓霞向孙少平表白并与之交往的时候,所有读者都会由衷的为故事里的这个主人公感到开心,虽然后边等待他的是无尽的苦难,但当他们在小山坡上,古塔边的那棵小树下许下那个约定的时候,我看得笑了。
路遥在这部书中通过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拼搏史,告诉我们:人,只要愿意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虽然收获也许没有期望的那么大,而且会伴随着许多苦难,但终究皇天不负苦心人的!
在看第三部之前,我由于好奇,事先上网查看了整部书的简介,当知道故事的结局的梗概时,我后悔了这么一个愚蠢的做法,因为故事的发展与我之前的想象的结局大相径庭。
孙少平通过田晓霞走了些许“后门”之后,顺利的获得了到铜城大牙湾煤矿当挖煤工人的资格。他凭借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和谦逊谨让的性格,很快便在大牙湾矿区成为一个优秀的煤矿工人。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先是他最为敬重的班长兼师傅为救师兄而牺牲了;接着便是本书最令人感动的女主人公,他最爱的田晓霞在洪水中为救一个小孩也牺牲了。书看到这一章,平时自认为有泪不轻弹的男儿的我也不由得落泪了。记得鲁迅有一句话:所谓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诚其然哉!看完这一章,我有一整天都不忍心再读下去。不过终究我还是再次拿起它并接着把它读完了。在读到孙少平在明知田晓霞已经死了,但还是依然像《热妮娅·鲁勉采娃》里边的男主人公一样准时去赴一个永远都不可能圆满的约定的时候。这一刻,纵使铁石心肠如我一般的人也不由得不再次为之动容。确实,现实之中,如这般故事一样的感情已近绝迹,我们也只能在小说里才能看到这纯美的爱情故事。基于此,这也就足以令人动容了。昨天在和哥哥讨论历史和文学的时候,他引用了这样一句话:所有伟大的历史和文学作品,都是在基于人性之上完成的。我深以为然。或许像田晓霞这样一个几近完美的女性,也只能存在于文学小说之中了,甚至连小说里的“现实”也不太能容的下她,所以路遥才会在小说中最终把田晓霞牺牲掉,以成全这部书的现实价值。
在看这部书的第一部的时候,我以为它会是一个“悲观”的开始,最后是一个“乐观”的结局,却原来,它是一个“悲观”的开始,而最后却是一个“悲剧”的结局。
不过看完这整部书,却始终给人一种昂扬上进的精神鼓励。路遥在书中通过孙少安的砖厂的沉浮、成败,到最后的成功;以及孙少平的从教师到揽工汉,在到成为优秀的煤矿工人的一系列转变;还有孙兰香的一直努力不断的学习,最后成为全村学业最好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应该轻言放弃,只要不放弃,便永远不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句话:只要向着太阳走,阴影就永远在我们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