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座城,我失去了全世界
在我死去很多很多年后,我依然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我死的那一刻,我就在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绕道去了重庆?
几十年来,我目睹着子孙后代因我的死去而争权夺利,停下荡平中原的脚步,中止西征的进程,我都在懊悔自己最后的这个决定。我为什么要去重庆?
如果我不去重庆,我就不会无奈死在这里;如果我不去重庆,在开拓疆土的道路上,我会走得比计划的要远得多;如果我不去重庆,那么我族入主中原不再是很多年后的事情;如果我不去重庆,我的军队将踏平欧洲;如果我不去重庆,世界将是我和我族的…
我是谁?难道你还猜不出我是谁吗?
我是孛儿只斤·蒙哥!
我的祖父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我的父亲是祖父最喜欢的小儿子托雷,也是那个金庸笔下郭靖的结拜兄弟。我的弟弟是灭掉南宋、建立元朝的忽必烈。
在我当上大汗之前的人生,值得述说的,也就是我的赫赫战功了吧。
公元1235年,我参加了当时的第二次西征,与拔都、贵由一起西征欧洲的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思等地,铁骑一路向西,在里海附近,活捉了钦察首领八赤蛮。
公元1251年,贵由死后我当上了蒙古大汗。这中间的权利过渡并不算平稳,还好我有卓著战功和威名赫赫,又有拔都支持,我才坐上大汗的位置。
继承了祖父与父亲遗志的我,其骨子里也带有我突厥族好战的基因,征服脚下所踏每一寸土地是我不懈地追求。
因此,在我登上大汗之位后,我做了两个部署:一派弟弟忽必烈远征大理,二派弟弟旭烈兀远征西亚。
两个弟弟都没有让我失望。
忽必烈攻下了大理,带着那个精通六脉神剑的大理王段兴智到漠北觐见。旭烈兀灭掉了波斯、巴格达的阿巴斯王朝、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一直打到埃及。
公元1258年,我准备灭掉南宋,入主中原。
当时我兵分三路,由我带主力进攻四川,从背后进攻南宋;忽必烈从中原直下,牵制宋军。
公元1259年,我带主力部队攻至合州(后来叫合川)钓鱼城时,没有想到这座依山而建的城市如同城堡一样坚固,久攻不下。
但是,我没有想到,走到重庆此处就成了我的命丧之处。后来许多年我一直在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再制定这样的一个作战计划。
我是怎么死的?这段记忆好像凭空消失了,我也一直无法回忆,也未曾找到真相。
我观后世有众多说法:被箭射死的、先被箭射死再被石头砸死的、得了痢疾拉稀拉死的、被炮风扫及受伤而死的、船被凿穿淹死的、攻城不下气死的……众说纷纭,不知道哪一个是真的。但是,最著名的莫过于--被杨过一石头砸死的,这个说法来自于一个叫金庸的人。据说杨过是个养了雕当代步工具的独臂人(一只手的确不好开车或骑马),开玩笑,我居然能被个残疾人一石头砸死?
我还后悔的一件事,是没有想到自己会这样早马革裹尸战场,没有提前立下继承汗位的人选,导致后人为争夺汗位在窝里打得头破血流,停下了一统河山的步伐。
当时忽必烈已经攻到湖北,结果为了抢班夺权匆匆与南宋议和,直到二十年后才灭掉南宋。而已经打到埃及的旭烈兀,则为了帮忽必烈争夺汗位,只留下了2万蒙古军和几千中东仆从国军队给怯的不花,就匆匆赶回波斯了。赔了怯的不花也没能攻下埃及,结果,从此再也未曾踏进埃及。
当年祖父成吉思汗主持的第一次西征攻下了克里米亚半岛,一直打到了印度河,三年后成吉思汗病逝。窝阔台汗主持的第二次西征渡过了多瑙河,打到了意大利,结果窝阔台汗去世,第二次西征匆匆结束。而我主持的第三次西征,因为重庆,也止步于埃及。
而我死之后蒙古内部存在已久的各种问题也爆发了,导致了蒙古的大分裂,因此而政权各立的四大汗国更是谁都不服谁,彼此之间相互掐架不断。
内耗使得我强盛的蒙古帝国逐步衰落,而不再担惊受怕、噩梦不断的欧洲则进入了发展期。可以说,我之死,拯救了欧洲、拯救了世界。
而我的死,也因为重庆。
你说,我如何不对这座叫“重庆”城市充满怨念与不甘呢?你可以在每天感受下:重庆上空的阴雨和大雾里藏着我无法述说的、无尽的懊悔。
Day86:读:《水煮重庆》第三部分历史风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