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解读)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南方属夏生热,热能生火,火气生苦味,苦味滋养心,心生养血,血养脾,心气与舌相关联。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在天为暑热之气,在地属火,在人体为血脉,在五脏为心,在五色为红色,在五音为徵,在五声为笑,在人病体变动中为忧(气逆,心病的表现),在七窍为舌,在五味为苦,在情志的变动上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过喜伤心气,但恐能抑制喜(范进晚年中举喜极生悲,因喜而疯,后被他最害怕的丈人,一句话(你中什么举人了)加一巴掌,吓得昏死过去,醒来疯病就好了),热伤气,但寒能抑制热;苦味伤气,但咸味能抑制苦味。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中央属长夏,蒸发而生湿,湿使土气生长,土生甘,甘养脾气,脾滋养肌肉,肌肉强壮使肺气充实,脾气与口相关联。
“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它的变化在天为湿气,在地为五行里的土,在人体为肌肉,在五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五声为歌,在人病体变动中为哕(呃逆,胃气上逆和干呕的表现),在七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变动上为思。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思虑伤脾,但怒气能抑制思虑(记得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女子因相公出门做生意,长时没有归来,女子就得了相思病,发展到了不吃不睡,女子父亲找到一名医,名医说回去打一顿女儿,再说点难听的话,让你女儿生气大怒,父亲照做了,女子大怒后还哭了,当天女子就能入睡了,第二天还感到肚子饿,开始吃东西了,这就是用怒医治了思,还有悲伤又医治了怒),湿气伤肌肉,但风气能抑制湿气,过食甘味伤肌肉,但酸味能抑制甘味(记得以前就听老人说过,拌凉菜糖放多了,可以加点醋,可以让甜味淡一点)。
今天学习了心、脾的养护。在这里多说一下,阴阳问题,阴阳与人体结构的关系为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内脏之中,六腑属阳,五脏为阴。人体是否健康,取决于阴阳是否平衡,人体阴阳平衡,就健康无病;人体阴阳失衡,就会出现相应病理症状,阳证表现,发热、口渴、脉搏加快等,也叫热证;阴证表现:怕冷、手脚冰凉、脉搏减缓等,也叫寒证。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