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孩子打烂了杯子,然后他发脾气说不是他打烂了,是奶奶打烂的。整个过程,我们三个人都亲眼目睹着。
我跟孩子说,你打烂了东西,妈妈和奶奶不会责怪你,但是你打烂了东西的态度,让妈妈很失望,你没有承认是自己打烂的。
事后,我们都反省了一下。
最近孩子和爸爸的亲子关系有点紧张,爸爸春节期间都在家,每天突然多了好多时间跟孩子呆一块,反而让爸爸不适应。
过去爸爸都是很少在家,现在每天在家反而让爸爸,不知道怎么安排他跟孩子的相处。孩子缠着爸爸玩,爸爸有情绪,想要私人空间,拒绝跟孩子玩。
有次爸爸还动手打了孩子,孩子的情绪就变得很敏感。总是说爸爸不爱他,爸爸解释是我打你是担心你行为不能及时纠正。孩子还是无法相信,如果爸爸是爱他,为什么还打他?
的确是,让一个小孩子去接受大人打我也是爱我的逻辑,这是很矛盾的,也是反常的。
有些人长大了,在感情里,明明对方用了不合理的方式对待自己,对方嘴巴却还说我这么做都是爱你,都是为你好担心你。有些人也会默默接受,等于童年默默接受了父母打我也是爱我的亲子模式。
孩子童年跟父母的相处模式,间接决定了他对外部世界关系的态度。
现在我二胎了,我也想放手让他们磨合。把这个春节当做他俩磨合期,毕竟二宝出世了,我的精力和时间就更少了。现在让他俩多点独处,也是有益处。
相处、出现摩擦、沟通、尝试解决、失败、沟通、尝试沟通…
大概这就是大部分家庭生活的一面,也是人生的一场修炼。